1月8日,在郑州供电段2014年度科技创新总结表彰会上,对 26个科技创新项目带头人和20篇科技论文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奖励金额达16万元,其中对单个项目奖励金额达1万元。
随着京广高铁开通运营,郑州供电段全面进入高铁时代。高铁高科技、高精度、高要求的新形势,迫切需要该段管理者改变既有的检修管理思维,探索符合现代化铁路特点的检修手段。
“唯有科技方能强段,唯有创新方能兴段。”该段段长柳明宇提出了用科技力量保安全的思路。随后,该段立即制定下发了《郑州供电段科技、管理创新考核办法》,对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的研发、应用、表彰进行了明确,也为全段干部职工施展才华打开了通道。
“变革”往往伴随着艰辛。从小改小革到国家级成果、从个人专研到团队协作。该段干部职工用勤劳和智慧趟出了一条符合供电段实际的科技保安全之路。
该段针对供电专业“高空、高压、高速”的运营检修特点,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组织6个专业科室专业技术人员,联合研发“地理信息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购置服务器、配置信息始端、软件开发等。该系统结合牵引供电、电力、轨道车、变配电等专业特点,运用电子地图GPS定位技术与视频监控、作业控制、设备检修、抢险指挥等有机整合,并集成危险源辨识、打弓监控、对讲终端监控等9项应用,实现了自动化数据采集、智能化巡视管理、实时性数据传输、设备检修数据共享等功能,构建了全段一张图、一张网。该项目也获得了“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
该段利用二维编码技术,通过在手机端安装自主研发的APP软件,对高铁工器具出库、上线、入库等进行闭环管理,实现了“三防一杜绝”的智能化管理。同时,研发变电巡视智能定位系统,运用手机终端实时向段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传送巡视轨迹、设备状态等住处,实现了远程监控、远程指挥的功能。
轨道作业车运用安全是供电段安全卡控的又一重点。这个段研发了接触网作业车安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7台摄像机对接触网作业车周围环境行全方位的图像采集,实现连挂防撞预警、车辆倾斜预警、站区“无码”区段智能识别等功能。
该段致力于用小系统支撑大系统。相继研发了高压电缆屏铠绝缘在线智能监测系统、配电所受供电量统计分析系统、接触网打弓监控系统、电力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等,形成了科技支撑安全的全覆盖。同时,该段坚持抓大不放小,鼓励全段干部职工投身科技创新,全年一线干部职工小改小革申报达44项,并在现场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该段理论研究体系也得到日益丰富。仅今年,就有20余篇技术论文在各类科技期刊发表,其中5篇在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
该段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使检修手段更加科学化,作业流程更加规范化,监控体系更加现代化,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使科技力量转化为确保安全的强大推动力,有效提高了高铁、既有线和城际铁路供电设备的运营安全。截至去年底,该段实现了安全生产1172天,创路局直管站段以来的最好成绩。
该段坚持有创新思路就提供资金支撑,有创新成果就进行表彰奖励的原则,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干部职工专研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通过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涌现出一大批有所学、有所长、有所专的科技创新人才,在全段形成了想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良好氛围。
“以科技创新为平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的技术职工,让想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干部职工有名有利有发展”。该段党委书记喻永传说出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又一层含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