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桂林讯(铁路网通讯员张光林 闫国光)大家都知道,招投标仅凭纸上的一些资料获取的信息是比较有限和肤浅的,只有项目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后,才能获得最准确的信息,因此如何科学的进行项目的二次经营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次经营创效,重在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施工企业创效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而方案优化在施工过程控制中,尤其在项目减亏增盈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施工过程中,方案优化带来的是效益,因此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强有力的执行,是保障效益的根本。

  1、加强材料管理,执行限额领料

  每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左右,搞好材料管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的使用和管理各种材料,控制材料费用,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性价比较好的材料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把工程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材料管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内部的行政手段来规范材料管理工作,如制定一系列材料管理规定和办法。各级制定的文件、规章、办法,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二是经济考核的办法,就是对所属单位或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进行评比,奖优惩劣,以荣誉和物资为动力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管理的规范。物资部门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执行,从而对现场材料出现的问题做出快速响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管理手段。为避免价格波动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物资部门按期对市场进行调查,掌握市场动态,对大宗材料及时储备,减少材料涨价对成本的影响。

   2、科学合理、均衡组织生产,避免突击赶进度

  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可能要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工程项目一开始就要根据业主的合同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阶段要进行缜密的现场调查,优选不同的施工方案,按照合同和业主的阶段节点工期及总体工期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工期和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合理地利用施工方法,安排好施工所需要的工、料、机消耗量和临时工程计划。

  3、积极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向技术管理要效益   

  例如:在桥梁桩基施工中,在完成第一循环后,项目部就应组织技术部门及施工队及时开会分析、讨论,对已经灌注的桩基进行扩孔率分析,并现场量测钻头尺寸,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出最经济合适的钻头直径尺寸,并要求现场对到位的桩基及时进行清孔,及早灌注,有效的将桩基扩孔率控制到最小。同样,对于桩头的控制也可以进行分析、讨论,对已成桩的桩头进行分析,研究出控制桩头高度的办法,并严格执行,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浪费,节约成本。

  4、加强索赔资料收集、努力二次经营

  二次经营(变更索赔)是贯穿于工程施工中与施工后一段时期的,一个长期过程。从开工的第一天起,就要积极收集资料、做好各方工作,争取监理签认,争取设计变更、争取业主认可,力争变更成功。此外,项目部还要及时收集有关工程中出现的需要索赔的资料,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提出的索赔项目做到有理、有据,客观、合法地反映索赔事件,其证据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和法律证明效力,做好与监理、设计、业主等各方的沟通工作,为能成功的变更索赔打下基础,提高二次经营工作的成效。

  项目部在工程一开始就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经营策划”,以此作为项目经营的纲领性文件来指导项目的二次经营工作。总之,施工企业只有做好二次经营,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的更大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