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编者按</b> 扎实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就是要以各级管理干部和运输一线主要行车岗位职工为重点,紧密联系安全工作实际,围绕解决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和检查整治常态化问题谈开、谈深、谈透,以谈促干、以知促行,为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奠定思想基础。12月25日,昆明铁路局以“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设备风险控制”为主题,组织机务系统干部职工开展了一次大家谈活动,把实践当中的问题和办法都摆出来、谈起来,丰富了不同层面、岗位责任落实、消除风险、确保安全的思路和措施,现摘登部分发言内容,为全路深入开展大家谈活动提供借鉴。

李建平 (昆明铁路局副局长):实施跨局客车机车长交路,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车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今年“7·1”调图后,昆明至北京西的3趟进京列车由我局机车担当运用交路,机车全程往返运行6424公里,成为全路最长的机车交路。目前我局的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一共有29对。相比以前承担的牵引任务,长交路客车机车设备安全面临着冷热交替、雾霾、柳絮堵塞等新的复杂风险,加之长距离、不间断操纵机车,对客车机车质量是很大的考验,需要我们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深入研判风险,切实提升设备保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今天,我们组织机务系统的同志围绕“如何加强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设备风险控制”展开讨论,希望大家敞开谈,结合各自岗位实际,为确保机务安全持续稳定、长治久安出主意、想办法。

李权武 (昆明铁路局机务处处长):

实施跨局客车机车长交路,面临机车南北贯通环境差异大、乘务多局轮乘应急检修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对我们的机车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我们的考验也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还将继续面临冬季寒冷天气的考验。我认为,必须不断深化落实“三化”要求,才能不断提升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质量风险控制能力。

首先,要抓实管理规范化,强化源头质量。要深刻认识到“管理问题是铁路安全主要风险源”,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客车机车检修、整备作业标准,动态研判风险,做好技术资料动态更新。其次,要落实作业标准化,强化过程控制,确保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质量。要在严格打造高素质客车机车检修整备作业队伍的基础上,以检修、整备作业标准落实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干部要带头抓好关键工序、关键部件复检复验、零公里检查等制度的落实,保证专修质量;要坚持技术骨干定期对客车机车进行全覆盖检查、把关的机制。再次,要深入落实检查整治常态化,掌控质量风险。要开展好季节性、周期性专项整治,突出抓好车顶瓷瓶清洁、主断受电弓参数测量等工作;要管好用好车载质量信息的常态化分析手段,实施对机车走行部易脱落部件、直供电系统、制动性能等关键的盯控,确保万无一失。我局的长交路客车机车开行以来,机车运用和检修质量总体来说是平稳的,这得益于总公司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相关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机务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针对各支配铁路局对机车运用、整备作业管理存在的差异,我们要及时组织相关铁路局召开协调会,取得理解支持,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机车乘务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安全隐患群防群治。

王庆明 (昆明机务段段长):目前,我段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运行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质量风险。一是复杂性。客车机车长交路横跨六省一市,需要面对南北海拔高度差大、温差大、连续34个小时运行的乘务环境,要保证设备在多变的环境下持续稳定难度较大。二是动态性。客车机车长交路横跨6个铁路局(公司),5个乘务区段接续,各个铁路局运用、整备机车有区别,途中运行的质量信息收集难,动态故障信息跟踪处置难,特别是动态故障稍纵即逝,风险系数较高。

我们要把信息管理作为研判和防控设备质量风险的关键。目前,我们在机车上配置了《机车运用记录本》,全程记录机车运用信息,实现第一手信息的全面收集;在司机室标示机车质量信息联系电话,梳理明示长交路涉及局、段、科室、车间联系方式,收到信息主动沟通协调,保证信息快速传递到位、及时彻底处置。要强化信息分析,真实还原信息即时状态对照处置;对收集到的碎修信息,开展周期性分析,找准惯性故障。同时,要抓实信息前馈控制,将质量控制关口由机破前移至临修信息,再前移至碎修信息,把发生的每一条临修信息均纳入分析考核,对碎修信息明确定责,督促车间倒查追究检修、整备过程控制,实现通过信息分析倒逼促进现场作业标准落实、以标准化作业保障机车检修、整备质量的良性闭环,提高设备质量风险防控的基础能力。

曾旭 (昆明机务段技术科科长):只有严格落实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做好跨局长交路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才能正确地制定有效的卡控措施,真正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杜绝各类质量隐患。

第一,要分别对机车走行部、车顶高压设备、制动系统、走车回路、机车直供电、机车防火、与跨局长交路支配机务段的信息沟通等方面进行安全风险研判;第二,要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艺标准入手,突出对客车机车的质量控制,针对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运用区段的气候、线路、供电网络等客观条件,有针对性、科学、合理地制定制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控,对新发生的质量问题要彻查原因,切实解决问题,从制度建设上为提高机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第三,管理人员要增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敏感性,彻底、客观、严谨地分析和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全面考虑交路内各区段的影响因素,充分借鉴和吸取其他铁路局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客观有效、标本兼治、符合长交路运用工况实际的整治措施,并抓好落实;第四,要以客车专修准入制度为载体,选拔技术业务素质过硬、能够不折不扣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的职工,负责长交路客车机车的检修作业,并强化对现场检修作业的工艺写实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作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把生产工艺和现场作业紧密结合起来。

杨有利 (昆明机务段电力检修车间主任):机车库修及整备质量过不过关,是影响机车运行安全的牛鼻子。

对于库修作业,车间要通过“严格执行复检复验制度、认真组织干部零公里检查、互控式的高低压试验”3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库修机车基础质量,加强对质量管理环节的过程控制;对于整备作业,要严格机车质量信息处置管理要求,分析判断故障并做相应处置;要严格执行报活处置复验制度,从“作业者、跟班技术员、作业组长、值班干部”四层严格执行签字放行要求,确保整备作业质量。同时,我们要紧紧抓住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受环境和运行里程变化影响最大的走行部、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采取更为严格的质量防控和检查整治措施,以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标准的作业流程,确保机车有扎实的质量基础投入运行。

郭为华 (昆明机务段电力检修车间电子组职工):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有修最长交路客车机车的自豪感、“客车安全是重中之重”的敬畏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从昆明直达北京,全程往返运行6000多公里,这个车就像我们的“英雄”一样,但机车持续运行这么长的距离,对我们的机车检修质量是一种考验,修好长交路客车机车的职工就是我们的“兵王”,是一份荣耀。

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跨局长交路运行给机车控制系统和变流系统所带来的问题,并拟定攻关计划目标,制定预防措施。要针对空气潮湿电器绝缘性能下降问题,采取对各电器柜内的灰尘进行深度清洁、对一些高压电气回路使用绝缘材料进行防护的措施;针对运行交路上各区段不均衡的供电品质给电气元件造成冲击而带来一些软故障和烧损的问题,采取在库修时对压敏电阻、空气开关等保护元器件及时检测更换的措施;针对各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应急处置能力不一,可能造成一些应急处置不当和误操作的问题,统一标识标牌,让机车乘务员一目了然,对于一些动态惯性故障,制作提示卡,方便机车乘务员规范操作。

李如武 (昆明机务段 “110”机车质量应急处置值班员):作为“110”值班员,我们不仅要学好技术业务,还要认识到安全风险时刻在我们身边,要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思想,每一个求助电话就是一个风险源,必须坚持应急处置“黄金十分钟”的原则。风险源不是仅限于机车发生故障,还包括现场处理人员的劳动人身安全、行车安全等。我认为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在运用中出行的安全信息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影响行车造成区间停车必须要处理的信息;第二类是可能造成区间停车、但又可以维持运行的信息;第三类是不需要处理、可以维持到段处理的信息。以此为依据,我们只要认真做好故障的统计分析,就可以大大缩短故障判断处理时间。在处置外局机车乘务员的求助电话时,我们还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不同铁路局乘务员的方言是不一样的,因此语言的沟通也成了风险源。在这方面,我们要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一定要听清听准,才能指导处理。

钟燕昆 (昆明机务段电力检修车间车轮组工长、党支部书记):为防止各局检修长交路客车机车时在理解力、执行力上存在差异,而导致在管理环节和具体操作细节上发生疏漏,我们要做到修“明白车,放心车”,要建立长交路客车机车问题整理分析机制,对在各局交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按照机车故障现象、处理步骤与方法、经验总结等建立数据库,就像给病人建立病历一样,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机车状态及处理情况实时更新、动态管理;要运用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形式,引导职工谈风险、说责任、出点子,使标准化作业成为咱们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依据。

连凤民 (昆明机务段昆明运用车间机车乘务员):有一次值乘中我发现机车空调的螺丝松动,把情况报给段上以后,段上加铁丝固定了螺丝,后来就再没有出现过空调螺丝松动的情况。我建议在牵引电机的电机盖上采取类似的防控措施,给电机盖防松动加上一道“保险”。另外,长交路客车机车运行时间长,我们可以在主变压器上安装一个油温报警器,机车乘务员值乘中在司机室就可以及时掌握主变压器油温;同时,有些动态故障在静态试验时不容易查找,可以请检修的同志跟车动态查找风险。

李建平: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加讨论的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都结合本岗位工作做了很好的发言,为我局加强跨局长交路客车机车设备风险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点子,也为我们机务系统进一步把安全风险管理引向深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希望同志们把今天谈出来的风险点风险源重视起来、卡控起来,充分消化吸收好的点子办法、意见建议,今后像这样的会非常有必要常开、开好。我们要深入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各项部署要求,以实现昆明局机务系统第29个无C类以上事故安全年为动力,以干部职工的集体智慧和有力行动保证机务系统安全,当好确保全局安全持续稳定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