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南部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港,横贯晋豫鲁三省,全长1260公里,是我国“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工程,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世界上第一条按30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铁路,该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设计货运能力2亿吨/年,客车15对/日。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国家东西向路网干线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山西形成了又一条“晋煤外运”新动脉,这条国铁I级重载铁路的建成,对优化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区资源配置,加大山西煤炭能源铁路运输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4标段站后四电工程,西起汤台线汤阴东站(不含),历经胡庄、井店、濮阳西、濮阳,东至柳屯站,共5个车站和6个区间,线路正线全长80.072公里,主要施工内容涉及三电及三管迁改工程、通信、信号、电力及电力牵引变电工程等。项目部自2010年10月进点以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这条运煤通道上,创下了多个第一,充分展现了七局电务人敢打能拼的优良作风。

主动出击、不等不靠,电力迁改创第一。前期,因工期调整,甲供设备、材料选型、图纸不确定等因素影响,通信、信号、电力、电化专业施工受阻。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确保项目整体施工进度的快速推进,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及时调整思路,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围绕站前工程开展三电、三管迁改工作。其中,电力线路迁改中有72处35KV及以上超高压线路迁改,而超高压线路迁改历来是各新(改)建铁路施工难点中的重点,其谈判环节多、迁改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停电要点施工难。为了能够尽快实施线路迁改,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负责协调谈判,与各方周旋。协调组负责签署要点施工协议的小王,为让供电处的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有时候在供电处一等就是一天,饿了就在附近随便凑合着一吃,赶紧回到办公室继续等直到办完所有程序才肯罢休,为的就是给大家争取多一点施工的时间。施工人员也不会辜负这来之不易的要点施工机会,为了节省时间抢抓进度,大家顶着朝阳赶赴现场,踏着夕阳陆续返回,夏天,就在附近的树林里午休,阵阵呼噜声和鸟儿的叫声交织成一曲劳动者独有的交响乐;冬天,十几号人挤在一辆面包车里,抵御寒风休息一会儿,狭小的空间不用开空调都是热气腾腾,大家放弃了来回路途浪费的时间,为的就是每天能多干那么一点。就这样在项目部的统一部署下,大家克服资金紧、阻力大、线路长等各种不利因素,于2012年10月份顺利完成了72处超高压线路的迁改任务,这也是全线第一个率先完成所有超高压迁改线路的标段,受到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河南指挥部及监理单位的高度赞扬。

克服困难、全力拼抢,接触网送电创第一。受站前车站站场改造及区间新线施工等因素影响,接触网施工受到极大阻碍。项目部在分析了标段的施工形势后,明确了先前启动,抢抓工期的方案。经过与站前施工单位的多次协商,随即于2012年10月1日开始全面组织展开下部施工。为确保将站前站后施工影响降到最低,项目部将整条线路分段划分,能干的,集中人力物力重点突破,干不成的,与站前保持紧密沟通,通过指挥部多方协调,促使站前加快施工进度,线路形成一点干一点,确保把活抢在前面,时间留给后面。最终,大家的不懈努力也换来了应有的回报,2014年11月20日濮阳西牵引变电所及外部电源引接施工经郑州铁路局、河南省电力公司检测验收一次通过,两路外部电源安全接入成功,确保了柳屯至台前北、汤阴东至柳屯、汤阴东至鹤壁时丰接触网成功送电。濮阳西变电所不仅是全线第一个投入送电的变电所,同时还承担了郑州局管段所有标段的热滑试验供电,为通道公司和郑州局下一步的整体联调联试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建设单位的通电嘉奖。

过五关、开五站,信号自闭开通创第一。古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今有电务人过五关开五站六区间。由于中南部铁路通道重载道岔的标准确定较晚,信号设计图纸一直迟迟未能供应,导致信号施工一拖再拖。为促使设计尽快供应图纸,项目部组织精兵强将做好现场的勘察,并保持与设计的沟通,再三催促,多方协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图纸供应关,随即于2013年9月下旬展开施工;由于图纸供应较晚,物资设备提料没有了缓冲的余地,大家都在跟时间赛跑,为了压缩供货周期,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项目部物资人员亲自到厂家驻厂盯控,督促其以最快的速度投产发货,正是因为物资人员的紧密盯控,攻克了物资供应关,使整个标段没有因物资供应因素对施工生产造成影响;2014年年初,随着公司多个项目同时开工,从项目抽调了部分人员,使本来用人紧张的局面更加捉襟见肘,但是,大家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一方面项目部想办法充实劳力,另一方面,大家勇挑重担,一人身兼数职,克服技术人员不足等困难,加班加点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由于线路长,沿线村落多,面对村民的多方刁难,负责协调的职工软磨硬泡,不断周旋,解决一户干一节,解决一村,干一段,就这样一点一段攻克了阻工干扰关,为施工的顺利展开铺平了道路;内忧外患解决了,难题又出现了,因信号联锁软件试验主体责任问题一直没有明确,使节点工期一再延后,后经项目部与郑州铁路局、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汤台公司不断沟通,终于于6月初达成一致,明确联锁软件由新乡电务段试验。车站站改这样延后了3个月,工期压力倍增,此时信号施工要配合三个站前分部同时站改,对项目部的施工组织是非常严峻的考验,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均超负荷工作,但全体施工人员丝毫没有退缩,而是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各个击破,从2014年7月19日开始到12月7日,不到五个月时间里,标段内5站6区间信号工程全部开通,共计正线86.23公里,也成为了全线第一个完成开通投入使用的标段,获得了建设单位的通电嘉奖。

精雕细琢,通信调试创第一。由于前期施工条件不具备,2013年9月通信工程才正式开工,面对紧张的工期,全体参战员工自进点以来就一直坚守岗位,中秋节他们义无反顾,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国庆节他们加班加点,把搞好中南部铁路建设作为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礼物……最终历经14个多月加班加点全力拼抢,于今年12月进入后期调试阶段。调试工作是没有时间概念的,遇到故障或者问题,必须集中技术力量,及时解除故障。濮阳站骨干层传输采用SDH2.5G传输设备,调试之初就出现了汤阴东至范县120Km传输干线通道设备收发光功率偏低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如不及时排除故障,后续调试工作将无法展开。为了找出问题所在,项目部、架子队、厂家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原因,一根一根测试,一项一项排除,终于找出了问题,原来是设备厂家配发的尾纤出了问题,经过重新更换终于将设备调试到正常运行状态。此时已是凌晨,所有调试人员还没有吃上一口热饭,而这只是调试工作中最普通的一天。就是这样经过全体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的拼抢,标段内24处站点传输通道全部调通,5个车站数字调度设备,15处GSM-R设备,6处红外线机房设备已调试正常,同时也成为了全线第一个完成调试工作的标段。

耀眼的光辉背后,总会伴随着辛酸和汗水,在创下这一个一个第一的背后,是众多七局电务人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

鲁强,自2007年6月开始,先后参与过信陈、天兴洲、洛张、南同蒲等工程项目的建设,7年多的工作经验和历练,使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中南部通道是电务公司承建的几大项目之一,起初,接下这个项目,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为了把四电项目搞好,他一心一意的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各个专业的施工组织里倾注了大量精力。在工程前期,面对各方条件不足、工程难以开展的情况下,他率领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集思广益,克服困难,多方协调,创造条件,在全线率先开始了电气化专业施工,组立起该工程接触网第一杆,受到建设单位的通电嘉奖。后期,接触网送电,他又是带领项目部全体人员,抢工期,抢进度,克服诸多困难,率先在全线第一个向变电所及接触网送电。工作中,他永远就是一个这样不服输,不向困难低头,勇争第一的人。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女儿一直是他的骄傲。记得有一次,在吃过午饭后,他拿出手机在我们面前说:“看我妞,估计又是在学校参加什么活动呢,呵呵!”透过他的脸能看出一个父亲感受到自己女儿成长的欣悦,当然也能看出,作为一个父亲,他是多么渴望多抽一点儿时间好好陪陪自己的女儿,带她去游乐场玩玩,去公园转转。但面对紧张的工期,他毅然放弃了休假,默默奋战在施工一线。

在信号开通的过程中,项目部副经理王进双,负责开通方案编制和施工生产组织,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对外协调工作。白天在外协调开会,晚上整理技术资料,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今年9、10月,正值工程全力冲刺的紧要关头,他却因胯骨检查有积水造成行动不便、举步维艰,医生也再三叮嘱他要注意卧床休息,等待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病情能等,工期却不能等,不能走,就杵着拐杖继续工作。他的爱人经常会打电话询问病情,催他回家治病,但他每次都谎称自己没事,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面对同事们的劝说,他也是幽默的回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就是那铁拐李吧!”引来的不仅是大家的笑声,更是对这位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33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佩。

通信架子队长杨玉民,自打进点以来就很少回家,跟家里人沟通的方式只有电话,有时候忙的顾不上了,电话也很少打。他有一个儿子,也许是男孩儿顽皮的天性,经常会惹妈妈生气,面对妻子的抱怨,他更多的也只能是劝说和无奈。不能在家教育孩子,但却在工地上带出了优秀的徒弟,他总会把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和知识和盘托出,在他的指导带领下,基本上干上一两个站就会带出一两个徒弟,并且带出的徒弟也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实力干将,此次中南部通道施工任务,点多线长,正是因为有他和他带出的得力干将分散施工、协力配合,才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的施工任务。

在这里留下的不仅是汗水和足迹,还有很多触动心弦的故事,信号架子队长田勇的女儿想来工地多陪陪父亲,却也只能是见了见面;项目部总工谢翠兵母亲生病了也只能由亲戚帮着照料,坚持到了开通的最后一刻才买上了回家的火车票;信号第一分公司副经理邹军,新婚没多久就来了工地,承担起了繁重的技术工作,还有我们一线的技术人员、物资人员、可爱的员工们……正是因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各司其职,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才换来了优异的成绩,为公司、为业主、为中南部铁路通道沿线的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