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世坤 通讯员 李各
“小田,你工作踏实、任劳任怨,这是优点,但同时要学会放平心态,不断磨练心性,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12月6日,在重庆车辆段检修作业现场,该段检修车间副主任代宸伟正在与上部电器组职工田海涛谈心。
田海涛是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推荐参加今年路局的技术比武,并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田海涛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心气又高,迫切希望在铁路总公司举办的比赛上大展拳脚,不料却在选拔赛上被淘汰了,回来后无精打采、心事重重。
“你工作才两年,以后机会还多着哩,一定要苦练内功、勤学业务,切不可妄自菲薄。”代宸伟开导他,“带着情绪工作,势必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个人的疏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要细算经济损失账、家庭伤害账和社会影响账。”
听着代宸伟苦口婆心的“劝解”,田海涛羞愧地低下了头。“工作不是个人‘作秀’,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要讲究团队协作,一方面要虚心向师傅请教,另一方面要善于和同事分享参加集训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代宸伟说。“上大学主要是学习理论,参加工作以后感到学用脱节,很多知识都用不上,踌躇满志却被当头泼了凉水,所以心中很着急。”田海涛慢慢打开了心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再慢慢培养自己的大局意识。”
代宸伟因势利导:“带电不作业,作业不带电。车辆地面电源供断电是班组最大的安全风险源,你要和工友一起防控风险。只有遵章守纪,将自控、互控付诸行动,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田海涛听后频频点头。
记者了解到,“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开展以来,该段把党员骨干定人谈心作为防控安全风险的主要抓手,结合班组长履行“一岗双责”的特点,要求他们和班组职工“结对子”。
该段探伤班组共有14名职工,其中有青工12名。高鹏是今年9月分配到班组的职工,工长王浩与他“结对子”。探伤班组每天要探伤大大小小约2000件配件,工作量大,培养青工成为当务之急。对于磁粉探伤机使用、保养的每一个环节,王浩都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可疑磁痕种类比较多,工长先给我们讲解特征,然后现场操作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讲练结合,我们很快就掌握了相关技巧。”王鹏说,“工长还和我们唠家常,为我们排忧解难,虽然我家在外地,但我能感觉到家的温暖。”“班组管理‘三字经’”是该段的党内品牌,创建者是下部配件组工长邓洪政。邓洪政以职工身体状况、人员流动分配作为衡量指标,在班组内部实行岗位调整制度,在消除职工岗位疲劳症的同时,强化了职工相互间的业务交流,形成了岗位工序互控把关的格局。由于调岗职工面对新的作业环境存在诸多岗位安全风险,邓洪政把班组管理和“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相结合,要求调岗职工提前熟悉设备,进行岗前预想,同时在职工调岗期间到现场进行盯控。邓洪政与班组职工李宗强“结对子”。李宗强在邓洪政和党内品牌的引领下,针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进行思考攻关,优化作业流程,设计制作了枕簧自落器,有效规避了安全风险,解决了生产难题。
“我们要利用党员骨干定人谈心这把利剑,直击生产隐患,牢牢扼住风险的‘咽喉’。”该段党委书记毛寅在现场检查谈心效果时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