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路局本溪车务段党委书记 梁俊

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路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目的就是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安全管理“三化”,实现安全基本稳定。我认为,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引导职工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抓小防大的意识。以往发生的事故,往往都是一些微不足道、不被重视的小问题发展升级造成的。事后,大家常常叹息,这个事故真不该发生,可偏偏还是发生了。沉痛的教训发人深省,也使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无小事”的含义,更为深切地体会到“三个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内涵。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一起信号事故,可能就是因为少看一眼;一起车辆溜逸事故,可能就是少设了一道防线……养痈成患、积羽沉舟,所以安全风险的升级和演变,是发生事故的导火索。我们要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引导职工充分认清量的积累与质的突变的转化关系,认清小隙沉船的深刻道理,始终坚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只有把苗头作为问题来抓、把违章当成事故去办,才能杜绝盲目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二是动态研判的意识。因为生产过程中作业条件、人员状态、设备质量、自然环境等许多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安全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性。我们在确定常规的安全风险源的基础上,要加强动态研判,不断从各种问题中查找动态安全风险点,不断充实安全风险库,强化集中整治,消除隐患。在“大家谈”活动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个规律,采取互动交流的形式,广泛发动职工主动找问题、自觉找隐患,深挖思想、管理、作业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点和风险源,强化卡控,确保安全生产。

三是标准作业的意识。在安全风险管理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险控制的决定性因素。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有时看起来是无形的、偶然的,但如果从深层次分析,从历次发生过的事故中去深究,所有的人为因素都是有先兆的,只不过是职工在日常作业中轻视了,没能及时察觉,结果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良机,最终造成严重后果。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的最基本方法是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这也是防范安全风险、保证生产安全的底线。因此,要把深入开展“学标对标”活动、落实安全制度和进行标准化作业教育贯穿“大家谈”活动的全过程,引导职工充分认清遵守规章、执行标准的重要作用,自觉养成按照标准作业的习惯,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防控风险保安全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