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益民

他有一个大嗓门,干工作雷厉风行,对徒弟严字当头,他就是涪陵工务段涪陵线路车间的施工员雷玉刚。从1994年入路以来,他先后在息烽工务段、遵义工务段、涪陵工务段工作过,历任线路工、线路班长、工长等职。2012年12月,担任涪陵线路车间施工员。从事线路工作20年来,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抗洪抢险、大机施工、线路集中修整治、线路日常养护工作中,带领党团员职工冲锋在前,树立了一面“线路养护质量居全段之首、班组管理居全段第一”的优胜红旗。2007、2009年先后被评为路局“先进生产者”,2011年分别荣获原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和路局“优秀共产党员”、“四优党员”、“三保一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4月,他被聘为涪陵工务段首席技师。

勤于动脑爱钻研 业务技能强中强

雷玉刚勤于动脑,刻苦钻研线路知识,带领职工认真学习、掌握新的线路养护标准和技术。2010年至2012年底,在雷玉刚担任涪陵线路工区工长期间,该工区管辖区间行车速度从80千米每小时提升到120千米每小时,养护要求发生很大变化。雷玉刚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维修理念,把曲线、道岔病害的整治作为线路养护的重点,从轨检车、机车晃车仪、ZT-5型添乘检查、人工感觉舒适度及道岔Ⅰ、Ⅱ、Ⅲ级超限处所对岔区晃车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探索,研究掌握了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针对岔区病害引起的晃车,他总结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九步道岔整治法”,从根源上改变以前处理病害单一的作业方法,对线路、曲线、道岔做到了全面检查、分析、整治。采用该方法后,该工区在段和路局轨检车的历次检查评定中月月保持优良。

凭着过硬的业务技能,雷玉刚较好地完成了段、车间下达的安全生产任务,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不少荣誉。在2012年路局技术表演赛中,他获得了集体第一、个人第二的好成绩,是名副其实的工区安全生产带头人。

以身作则带好头 践行职责不含糊

雷玉刚不管干什么总是冲在最前面,大家说他步伐太快了跟不上,而他却笑着回答:“不是我太快,而是你们自己太慢了!”在工作中,不管什么事情他都是亲历亲为,不仅要保证日常线路的养护质量,而且还要对新接线路进行一系列的跟进工作。在繁重的生产任务下,他硬是靠着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带领班组职工加班加点对管内的34组道岔进行了大整治。通过努力,他所管辖的线路质量一直都保持着优良的成绩。

雷玉刚的家在涪陵,离单位很近,可是他一年里没在家安心待几天。白天要上一线,晚上还要整理台账。他的妻子也是工务职工,家里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只有让年迈的老母亲照料。有一次,母亲生病了,正在工地上的他丢不开手,只有让家人带着母亲去医院,自己下了班才急忙赶去。

身先士卒严当头 班组管理严上严

为使职工能融入集体,雷玉刚以朋友的身份经常和职工交流、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指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足之处。雷玉刚在生活中是良师益友,但在工作上绝不允许职工拖泥带水。张云飞曾是班组的班长而且还是雷玉刚的大徒弟,但是只要没有完成安排的任务,肯定会被训斥一顿。大家都觉得雷玉刚太严厉了,他说:“徒弟在身边都不严厉点,那以后走出工区了也许会一事无成。”

在工作现场,雷玉刚总是不停地喊着、指挥着,机器的轰鸣声丝毫掩盖不住他的大嗓门,大家都送给他一个外号“雷老虎”。雷玉刚说:“作为施工负责人,不论从安全上、还是作业质量上,都必须时刻绷紧弦。”下了班,大家都休息了,雷玉刚要在办公室针对当天的作业,对照着道岔图纸以及检查记录,认真作总结。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在新设备交付使用的一年里,他管内没发生过一起责任事故,没影响过一次行车安全,所有设备都服服帖帖地在他的掌握之中。

传道授业带新人 培养铁路生力军

针对近几年来新入路的青工,雷玉刚主动与其签订《师带徒合同》,引导青工岗位成才,先后带出5名徒弟走上工、班长岗位。

2013年3月,段新接管沪蓉高铁渝利段540公里线桥设备,他主动担起段高铁“英才班”班主任兼授课教师的重任,一边加强办班管理,一边精心备课教课,理论联系实际,手把手传授线路养护技术知识,先后举办4期“英才班”,培训精英100人。通过业务技能考试,8人走上工长岗位,32人走上班长岗位。

2014年5至8月,该段在运量较小的南涪铁路南川线路工区教学基地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 “预备工长”培训班。雷玉刚作为班主任,又为段培训了预备工长25人。通过理论实作考试,18名“精英”取得“预备工长”任职资格,为段储备了大量“英才”,他带出的业务技能高手被输送到渝利高铁、渝怀普铁养护的工班长岗位上,为铁路运输事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