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粉笔,一块黑板,数名职工围坐一圈,一堂“HXD3C型电力机车应急故障处理知识课”就开始了。这是笔者近日在包西机务段包头运用车间见到的一幕。今年以来,包西机务段因地制宜,把学校课堂办到运输生产一线,把教室搬到车间班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该段每年都要对职工进行多项目、多次数集中轮训。过去,该段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职工不仅要来回奔波,而且食宿、差旅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由于不少培训项目都需要在段内进行,像HXD3、HXD3C、HXD3D、SS7E、DF4DK等型号机车没有配属到段,只是轮乘外局配属的机车,且只在包头运用车间包头折返段停留,所以遇有不好理解的问题时,乘务员们不能立即与实物对照及时理解掌握,教育科老师们也在讲解中费心,效果也不好。更重要的是,职工集中在段上学习,由于包西机务段地处偏远,位于城乡结合部,许多乘务员需要乘坐两个小时汽车才能到段,光路程往返就需要4个多小时,有事会影响休息。于是,该段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把学校办到了现场,段教育科的老师在管内沿线各车间为一线职工进行轮流讲课,将许多不需要在段内集中学习的课堂搬迁出来。
新的授课方式,得到了职工的欢迎,而且培训面也广了。以前培训,总有部分职工以为路程远,休息时难免有急事耽误不能到段学习,不仅会受到考核、批评,更重要的是还影响机车运行安全,而现在课堂到了车间后,覆盖率大大增加,培训效果好了,一线之隔也乐了。包头运用车间学习司机郎猛说:“现在培训就在车间学习室内进行,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去整备场上与实物对照,学起来感觉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史鑫)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