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青汉

“因为一扇拆换下来的破损烂门没有堆放到位,被班组考核了20元。我是一名高级工,因为这样事就挨罚,我冤呀!”9月22日,成都北车辆段检修车间车体组早点名会刚结束,向来风趣幽默的车体组铆工高级工杨军便拉住工长刘阳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刘阳一边微笑地接受杨军的“申诉”,一边翻开手中的工作手册给他看,里面详细记录了近日来发生的多起“冤案”。

近几个月来,车体组在紧抓安全生产的同时,狠抓作业场所置场文明管理和间休室卫生。由于标准高、制度严,加之个别职工习惯成自然,于是“冤案”频发,“冤情”不断:有技师忘了收电焊条的,也有高级工推工具小车没到位的,有老师傅把拖鞋放错位置的,也有新职工把毛巾乱搭的……小金额考核成了严厉整治乱甩乱放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班组一直坚持铁腕“治乱”,职工们逐渐丢掉了随意乱丢乱扔的坏习惯,自觉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同时,也能主动打扫和维护间休室卫生。陋习改正,毛病少了,“冤情”递减,“冤案”少了,各种物件堆放有序,场地整洁,过道通畅。这不仅使生产安全更有保障,也给职工们创造了整洁、美观的休息环境。

看了刘江递过来的工作手册,杨军心悦诚服地放弃了“申诉”,同时暗自庆幸自己还有“劣迹”未被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