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如饴的大机人

在草原铁军中,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只有34岁,但他们始终发扬敢打能拼的创争精神、永不言退的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敬业品质,无怨无悔地在千里铁道线上精捣细整,辛勤耕耘,使每一组道岔成为放心工程,自2011年7月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般D类及以上的安全事故,为全局运输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线路基础保障。

道岔捣固车间常年流动施工,每年有10个多月,不是在站区作业,就是在赶往站区的途中。职工们常年住在旧卧铺车厢改造的宿营车上,空间狭小,生活单调,条件艰苦,车厢内夏季酷暑难耐,冬天寒气逼人,加上站区通过列车的振动和轰鸣,没有几年的适应,很难睡个安稳觉。今年以来,施工作业大多在夜间,职工生活很不规律。在岔捣车间,职工的基本职业技能,除了掌握岗位技术业务,还必须具备任何时候倒头就能睡、醒来就能吃、上岗就能干的身体素质。由于施工任务紧张,施工地点又大多离家较远,职工们经常一个月才能利用施工间隙回次家,施工转场频繁的时候,车间干部和工班长有时几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多年来,车间主任张志军以身作则,车间三个施工队分部在东西各地,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今年台阁牧站改施工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安排三个封锁点,职工们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看着大伙身心非常疲惫,张志军亲自顶岗替换老职工,让大伙在机械车里轮换着休息一会,大家看着主任能够考虑职工的方方面面,心里暖暖的,车间青工董宇说:“虽然我们工作环境很艰苦,工作很辛苦,但我们不痛苦”。车间三队技术员郭明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家里亲戚朋友安排相亲的人数都快赶上电影里的101次求婚了,每回呼市见一面就要等好几个月在见面,很多女孩子都是因为接受不了他的工作性质,都放弃了。

线路道岔几毫米的偏差,轻者晃车,重者列车脱轨。他们深知责任重大,始终坚持高标施工,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懈怠。今年以来,提速对线路要求越来越高,大家认真学习手中的新《技规》《行规》和《道岔捣固作业指导书》等专业书籍翻得卷了边,泛了黑,有的还打了“补丁”。每天施工结束,不管多累,职工们回到驻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保养设备,让设备始终处在良好状态,车间书记宦国平说:“机械车和是人一样,每天都需要保养,才能保证不得大病”。施工作业中,他们克服连续高度紧张、噪音震耳等困难,严格执行道岔捣固工艺流程和作业标准。一些刚上车的新手,由于作业中双眼一刻不停地紧盯钢轨和轨枕,一个班下来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密密麻麻的轨排。他们虚心听取线路设备管理单位意见,并根据不同作业区段特点,积极改进施工方法,努力让每一组作业过的道岔都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近年来,他们积极探索使用激光准直设备,使道岔捣固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岔区单元的水平和方向精度普遍控制在0-2毫米之内,比道岔维修标准还低2毫米,得到了各线路管理单位的高度赞誉。

今年以来,他们多次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凭借顽强的意志,敢打能拼的作风,拿下了一项项“硬任务”。今春伊始,车间奔赴包兰线,多次参与站场改造施工。3月初的乌海地区天寒地冻,大风卷起的煤灰,瞬间漫天黑色。为加快施工进度,岔道捣固作业全天候进行。职工们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晚上天黑以后才收车回到驻地,中午用冰冷的矿泉水就着干粮,闻着煤灰充饥。由于天气寒冷,机械车油路经常崩裂,他们不顾严寒,脱去棉衣,摘掉手套,钻到车上车下抢修,一天下来,浑身上下都是黑乎乎的,唯有眼睛和牙齿依稀可见,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在今年集包客线提速精捣施工中,车间老党员马军军身体不舒服,经检查得知患了胆结石,车间主任书记多次做动员让他去医院接受治疗,他笑眯眯的说:“我又不是干不了活,你让躺在病床上休息,我会急坏的,等冬维停工后我在做手术也不迟”。他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打动了车间干部职工,车间青年职工纷纷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经过艰苦鏖战,他们高质量完成集包客线精捣施工任务,为我局开通动车提供了良好的线路基础。

在今年6、7月的集二线站改施工中,由于是配合作业,道岔捣固时间经常没有规律,职工们全天候在现场听从作业命令。困了,就盖着棉衣卷缩在作业车地板上休息;饿了,只能由距施工现场几十公里外的车间驻地做好饭后送到现场,吃到嘴里的也就是不冷不热的温饭。只要作业命令一下达,职工们立刻抖擞精神,立即投入紧张的施工作业中。在站改施工施工中,职工们最长一次连续72小时坚守在施工现场,没能回施工驻地脱衣睡个囫囵觉。近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我局台阁牧、包兰线、包西等十几项大型站场改造道岔捣固任务,每年完成站线道岔捣固上千组,全部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尽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职工们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说,大机施工虽然苦一些,

职工们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说,大机施工虽然苦一些,但总得有人要干,段里把这么精密的设备交给我们,各级组织对我们这么关心,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干好,特别是看到满载旅客和货物的列车在我们大修过的线路上飞驰,感到由衷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