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若欣)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在全局广大职工中营造学习创新、成长成才、展现才华、体现作为、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从今年下半年起,路局启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通过劳动模范、优秀职工“传帮带”,把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路局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劳模服务管理新机制,提升劳模这一“闪光群体”的品牌效应,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带头示范作用建立新亮点、树立新品牌。
我局现有省部级劳动模范240名,其中在职劳动模范87名、退休劳动模范153名;全国劳动模范1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8名,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劳模资源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具备高超业务技能和创新工作能力的各级劳模及先进人物为创建主体,由劳模“担纲领衔”、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和优秀职工“唱主角”,以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和攻克工作中重难点问题为主的创新工作团队,是路局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发射源”。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重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技术协作,促进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和优化管理。同时,还将通过品牌效应搭建促进职工优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并转化应用的重要平台,引导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攻关、技术协作等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建设“一流企业、幸福员工”路局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路局将按照“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的思路,2015年在全局范围内普遍推广创建工作,重点打造3至5个作用发挥突出、群众口碑较好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力争创出1个在省市级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工作室品牌,到2016年底形成各主要业务系统全面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良好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