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郭老师又‘淘’到许多‘宝贝’啊!”“是啊,张老师,你收获也不小!”9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交流会在郑州职工培训基地报告厅举行。“大型养路机械动力传动系统检查保养、救援起复”等一套套具体实用的资料,配合一张张清晰直观的照片,一段段动感十足的视频,一组组准确详实的数据,展示着教师们近期的“丰收果实”,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让大家直感叹又一次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运输一线的“无缝对接”。
近年来,铁路发展可谓一日千里,随着铁路运能的迅速增大,运输速度的不断攀升,服务方式的持续更新,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给职工培训工作不断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局面,郑州职工培训基地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升级队伍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培训教学的前提;把教学内容与现场发展同步甚至适当超前,适应运输一线的需求,作为培训教学的原则。为此,该基地制定了一系列长效保障机制,与基层站段合作共建就是其中的一项,目的就是要教师们走出去,到现场,学知识,接地气。
为了确保教师学习效果,该基地成立了以教务科长、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教师挂职锻炼学习活动小组。在认真分析基地的培训需求、学科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自身职业规划和专业特长,制定了推进基地与基层站段合作的具体方案,并细化措施,责任到人,确保每名专业教师至少有一个稳定的基层站段联系点,通过持续在一线学习调研,促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自9月份至今,该基地己先后组织30 余名教师,分5批次,到郑州工务机械段等一线站段,进行参观学习,老师们深入车间、班组,实训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增加感性认识,扩大专业知识面,拓展知识深度,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完美对接。
为使学习效果最大化,该基地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参观学习内容实时上传,及时分享、讨论,疑难问题及时解决。 “使用YZ-1制动机时,为什么大闸在运作位、小闸在缓解位才可以取出手把?”“在紧急制动时,电空阀得电后,司机如何操作大闸?”随着清脆的提示音,一条条图文并茂的有关新工艺、新办法、包括一些简单实用的“土办法”的“博文”迅速传播,大家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不断缩短;同时,他们又充分利用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优势,对出现的困惑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行之有效又符合铁路实际的措施与办法,切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年教师范婕向笔者表示:“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学习,我与自身的专业教学进行了比较对照,反思自身的专业知识是否全面、更新是否及时,学员到岗后是否能很快胜任工作,从而不断调整学习内容,让学员们更有收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