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了解自7月1日全国铁路暑运拉开帷幕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坚持从旅客、货主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下大力气解决服务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暑运以来,截止到8月2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7776万人次,日均高达7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1%。8月16日,铁路暑运单日客流首次突破820万人,达到827.7万人,创历年暑运单日客流量新高。
随着中国铁路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将铁路作为了出行的首选,尤其是高铁在中国的迅速起步,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提升了旅客的乘车舒适体验。但是在中国不少贫穷落后的地方,仍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短板,一些地方没有铁路线的覆盖;一些县城乡镇虽然有铁路经过,但是却没有火车站;一些地方有火车站,却没有火车停站;一些新建的火车站离城区较远,但地方配套交通并不完善……这些遗留下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将是铁路发展的巨大挑战。
铁路部门为了改善这些情况,优化出行服务,也在不断努力着,在更多客运小站开通了客运业务,虽然停车不多,站停时间也很短,但这无疑都是秉承着“三个出行”常态化的信念,以“人民铁路为人民”为出发点,认真解决着旅客的所需所求。然而,虽然铁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尽可能地在小站开通客运业务,但铁路终究不可能修到家家户户的门口,要解决旅客回家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需各方协力。
一方面是铁路自身要加快高铁和普铁的建设,加快铁路线路的铺设,尽可能优化列车运行方案,给大家多样化的选择,尽量减少盲区,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对于城市交通规划的共谋,做好道路交通的配套设施设备改进,优化火车站的公交线路,建立公铁联运机制,让更多的旅客下了火车后实现公交、大巴的零换乘,从而方便旅客出行。
铁路发展、解决旅客出行问题的关键都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这道综合题,只要铁路、公路和地方政府各方都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诚意,那么实现旅客出行无障碍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