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段阳安线汉中以东至阳平关天窗给点已调到早上,站内股道由车站利用列车间隔时间分次给点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上次我们给运输处提的13件问题,通过您三次到我段现场调研,13件问题已得到解决落实,我们非常满意,感谢运输处对我们山区工务段的支持和理解!借着您这股'东风',我这还有3个需要运输处解决的问题……”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反映的问题都是想把设备质量提升上去,都是为了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在不影响正常的运输秩序的情况下,我们运输也应该为安全服好务!你今后有问题可以直接给我们提……”
这是7月24日15点,路局运输处处长王创路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该段给路局运输处提的有关天窗的问题落实情况进行回访时与该段指挥中心主任戴理富的一段对话。
谁能想见,两个月前的初次交锋气氛可不似今天这般平和、融洽。
5月中旬,路局运输处处长王创路到汉中工务段调研天窗修工作,刚一落座,“天窗给点不合理,大中午轨温超标没法干活”、“站内股道车站不给点,病害得不到及时整治”、“天窗给点时间不足”、“图定天窗取消多”、“申请故障修设备病害应急处理,按故障考核统计不合理”……。问题连珠炮般射来,有的还略带情绪。
面对这些问题,王处长没有立即答复,只是逐一记录,向大家介绍了天窗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天窗与运输生产的利益关系,当场答应两个月之内给大家一个回复,并要现场进行跟踪回访问题落实情况。当时,在场的该段干部其实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报多大希望,因为施工与运输是长期存在的矛盾,各说各的理,各说各重要。工务又处于弱势,有些问题已长期存在,有人也只是借此宣泄与倾吐。
没想到,会后王处长三次深入工务施工现场调研,积极与相关处室和车务站段沟通、协调,使问题一件件有了回应、有了结果。于是,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李晓波 杨长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