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工务段高铁职工探访侧记

在湖南和广西之间,有一条设计速度为200公里/小时的铁路---衡柳高铁,自去年12月28日开通以来,笔者一直想亲身体验一下高铁人的生活,探寻一下这群奋斗在高铁岗位上夜隼们的时间作息。

5月13日凌晨2时03分,笔者在香甜的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睁开惺忪的双眼,得知祁阳线路车间的汽车已经停在宿舍的楼底下,正等笔者前往高溪市工区采访。汽车在黑夜中行驶,窗外凉风习习,躁动的蛙声此起彼伏,似乎在为迎接我们的到来而歌唱,夜深漆黑如墨,山青如黛,车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公路行驶,时而颠簸,时而平稳,大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笔者一行终于在一处山脚下停车。

夜隼:出发前的准备

环顾四周,这里三面环山,没有城市的喧嚣,除了宁静甚至连一个可以买点生活用品的商店都没有,只有几条铁轨在工区门前无限延伸,一头向着广西、一头连着湖南。本是凌晨4点的“天窗”(铁路专业术语),但是工区的职工却已早早起床,有的在整理内务,有的在清点工具,大家都在忙碌着,3时18分工长戴衡吹响口哨,开始点名,这是位年轻的工长,身材修长,他在对工作进行布置安排后,着重讲了高铁作业的事项,大家拿起各自的工具,于是准备出发……

图为出发前工长在布置工作

夜隼:我们是高铁安全的守护者

走出工区大门,在高溪市车站站台,工长戴衡的对讲机传来驻站联络员的信息,调度已给点,时间为3:58---5:58分,好的,明白,戴工长清脆地答道。“今天的作业分两组,一组是线路精测,一组是配合电务更换绝缘,你先跟哪一组”,在现场跟班作业的车间副主任罗昌学对笔者说道。我跟精测吧,另一组则由摄影爱好者小王跟着,尽管他们每人都戴着头灯,但线路上的光线还是不是很好,我跟在精测人员的后面高一脚低一脚,走了近20分钟左右,停了下来,才得知K124+800处就是今晚进行线路精测的地点。职工王铁军迅速打开工具箱,并在一侧钢轨上小心装好激光弦线测量仪,副主任罗昌学则跑向一端俯下身子看方向,在调试好设备后,青工刘胤禹开始拿着电子道尺对线路的高低、水平进行检查,见他认真地检查并在轨面上写着-5.5+0.3毫米这组数字时,笔者好奇地问:“干嘛这么认真,连小数点都写出来呀!”,刘胤禹说:“高铁无小事,我们的精细工作,就是为了守护安全,这可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知不觉中,就在他们紧张而又忙碌的检测中,很快两个小时的“天窗”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他们把检测好的数据誊抄在专用的记录本上,收拾好工具准备往回赶,此时天边已散发出些许亮光……

图为职工王铁军在安装检测设备

夜隼归巢:踏着黎明前的曙光

踏着黎明前的曙光,从线路上返回工区,工长戴衡组织大家开了一个简短的完工会,对当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组织大家对工具进行了清点,就着大家散去的机会,笔者采访了工长戴衡,戴衡出生于1983年10月,衡阳市人,自2005年12月份退伍分配到铁路工务段上班,一直在高溪市工区工作,他告诉笔者:“高铁工作,就像一只昼伏夜出的夜隼,要面对的也是最难面对的就是这种颠倒黑白的生活,以前白天上班,空闲时间还可以和朋友聚聚,现在朋友和家人都知道自己白天要睡觉,晚上要上班,所以和朋友聚的时间也少了。高溪市工区位于衡柳线K123+200Km处,主要担负着衡柳线上下行18公里和湘桂线1.2Km正线的维修养护任务,管内既有高铁又有普铁,共有员工9人,且大部分家在衡阳,工区条件艰苦,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车间干部和工区工班长采取了与职工谈心、交心的方法,将职工的心凝聚起来”。采访即将结束,戴工长面露喜色地告诉笔者一个好消息,工区正在创建广铁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等院子里搞好绿化和安装一些娱乐设施后,生活工作在高溪市工区也是件非常美好而又幸福的事,起码这里是天然的氧吧。由于经过一晚上的工作,大家都想早点休息,笔者不忍心过多地打搅他们,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祝愿他们在生活上像夜隼一样成为黑夜的精灵和使者,在发现和处理高铁设备安全隐患上像夜隼一样果敢、精准。

图为返回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