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铁道报社副总编 樊小虎

近年来,西安铁路局站在培育和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的高度,加大了对巴山精神的开掘与弘扬的力度,人民铁道报也强化了对巴山精神的宣传推广。尤其是去年以来,巴山精神宣传报道的领域从点到面,学习宣传巴山精神,已经成为全路的一项重大宣传教育活动。

我是1996年接受采写巴山精神任务的。当时,除人民铁道报以外,中央媒体有关巴山精神的报道也已经屡见不鲜,中国青年报就刊发过整版篇幅的报道。当置身于 “抬头一线天,低头是洞涧;天天云雾罩,半年雨绵绵”的巴山工区之时,我一直在思考,一批批 “献出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巴山养路人,他们身上那种安心山区、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和自觉抵御当时社会上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作风,是怎么产生的?这种典型报道的针对性在哪里?

巴山精神的价值最大化,无疑应该是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对他人提供借鉴和启示。然而当时的情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很多铁路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条件已经不那么艰苦了,一些人认为巴山精神应该更适用于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不适用于自己。另一种认识是,艰苦条件必然带来奋斗精神,把巴山精神看做是一种艰苦条件下的精神衍生品,陷入一种对企业精神的培育消极无为的圈子里。我们在对巴山精神进行抽丝剥茧的梳理后,感觉情况并不是这样,我们应该有更深更理性的东西提供给读者。

采访期间,我们去参观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小站上,一位陌生人在打听一座烈士陵园。后来得知他是一位老铁道兵,是带着家乡的特产,来看长眠在这里的战友的。那座陵园距车站约有20多公里路,而且不通公路。小站上有人建议他面朝烈士陵园的方向,向战友做祭奠,这被他断然否决了。他说: “我们都是东北人。他是独生子,父母后来身体一直不好,年年委托我来代他们看看儿子。我既然答应了,多远也得去!”我当时毅然决定陪他走一趟,工区还派了一名巡道工陪着我们,看到老铁道兵战士虔诚地为已故的战友扫墓,并转达烈士父母的问候时,我的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

1996年12月18日,工人日报以半个版的篇幅刊载了我们采写的通讯 《铸造巴山路魂》。这篇报道后来分别在人民铁道报和工人日报等媒体刊出,其中工人日报在刊发文章的同时,还配发了题为 《培育精神文明的沃土》的评论。我想,工人日报的短评,对巴山精神在理论上做了很好的诠释,我们的报道只能算作一块引玉之砖。期待更多的专家同行给巴山精神以更深刻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