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局党委书记 江涛
巴山精神起步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形成于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巩固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发展于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是新时期铁路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西安铁路局的传家宝,始终起着凝心聚力的巨大作用。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在任何一个岗位,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必须怀有敬畏心和责任感。 “巴山的条件确实苦,但它却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一代代巴山人把这句话牢牢印在心中,把这种朴实的价值融入灵魂,怀着对岗位、对责任、对安全的敬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用汗水和心血创造了36年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好成绩,展示了干一行爱一行、把重复而平凡的事情干到最好的人生追求。这种 “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敬畏心和责任感,体现出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正是当下各行各业很多人所需要的。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事业,推进一个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铸魂育人。一代代巴山人继承32位筑路烈士的革命传统,以保安全畅通、不给巴山抹黑的执着信念,始终守望着高尚的精神家园。巴山事迹使人产生共鸣,受到激励和启发,给人以正能量;巴山精神传承36年依然鲜活而历久弥新,让人感受到平和与安宁,油然而生一种崇敬。教育干部职工弘扬和践行巴山精神,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凝魂聚气、固本强基,是铁路发展进步、企业兴旺发达、职工内心安宁、群众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优良作风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职工群众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坚强后盾。在巴山,干部无特权、党员不例外、群众不掉队,职工的话有人听、事有人办、建议有人采纳;管理讲民主,处事讲公平,人与人之间真诚可靠,不说大话空话假话;站区、路地关系始终融洽和谐,就像一个大家庭,做到了党群干群关系零距离、不走样。巴山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活教材。以巴山为镜,可以正衣冠,扫除行为之垢、作风之弊、心灵之尘。如果我们的作风都能像巴山人一样扎实过硬,党群干群关系都能像巴山一样融洽和谐,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文化建设在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世界、展示铁路形象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恶劣环境和艰苦工作,一代代巴山人始终乐观向上,文化创建活动丰富多彩,连续32年举办的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享誉全国,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 “大山里的奥运会”。短期发展看机遇,长期发展看文化。巴山精神来自于一线,很接地气,富有生命力,是十万公里铁路沿线百万铁路职工的缩影,展示了铁路行业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一脉相承。弘扬巴山精神,凝聚职工队伍,培育先进文化,能够让人民群众理解铁路,看到铁路人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形成有利于铁路发展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