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琼 曹黎波 滕中伟)一年来,位于进出川渝主要通道上的襄阳北站,不断发挥重要支点作用,快解快编,全力抢运四川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物资,为灾区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运力支持。
该站地处襄渝、汉丹、焦柳三条铁路干线的交会处,是进出川渝主要通道上的重要 “咽喉”。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后,全路1/3的抗震救灾物资经由该站发往灾区。随着灾后重建的陆续展开,钢铁、水泥、木材等大量物资在该站集结、编组、发出。
为保证灾后重建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开出,该站要求作业人员牢固树立 “全站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充分利用信息交互系统、钩计划无线传输系统等先进技术设备,统筹安排各项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压缩中时。该站还大力推行精益生产,采取机车精确叫班,实现机车、车流和运行图的无缝衔接。该站在编车质量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编组站车种多、去向广、作业灵活的优势,依靠货车信息预确报系统,提前了解到达有调列车的编组资料,对所编列车的吨位和长度进行准确预算,认真做好调车计划的预想工作,合理分配车流,多编满吨满长和远程技术直达列车,最大限度地挖掘运输潜力。
同时,该站建立了车流分析制度,技术科人员在每天的交班会上,对车站调度员作业计划的编组、行车人员的组织开车、机车精确叫班率等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量化措施,严格考核,有效确保了货车在站的快速中转。
近年来,该站进出川渝列车对数不断递增,每天有12万吨各类物资经由该站快速运往四川,为灾区重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