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陈哥又发图了,咱们得争取在他之前把这图的解释发群里!”包头电务段萨拉齐车间青工小魏正拿着手机“呼朋引伴”,“这是液压道岔动作原理图嘛!今天的简单,我来讲!”一旁的青工小李已经迫不及待地按着手机开始语音了。

电路图的消息发布来自于“萨拉齐”微信群,发布者“陈哥”则是萨拉齐车间副主任。其实“萨拉齐”微信群建立时间已早,由于车间的青工人数多,起初建群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家在外地的青工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内容也仅仅是日常生活、娱乐八卦等年轻人最关注的信息。

不久前的一天,由于在家里没找到相关的业务书籍,萨拉齐信号工区的青工马欢在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请在工区值班的同事帮忙查查资料,却没想到由此带动起了一次技术“大讨论”,由于对答案不确定,萨拉齐车间团支部书记魏志强把平日里和青工关系最“铁”的副主任陈彦杰“拉”到了群里,请他帮忙“定夺”。

一次、两次……原本的生活讨论群逐渐变成了进行技术讨论、业务研究的“第二课堂”,车间其他青年技术骨干也陆续加入其中,“陈哥”陈彦杰作为群中的“活跃分子”与“权威发言人”,除了解决大家提出的小问题,还会不定时在群内发布一些信号设备的原理图,语音讲解后再出几个常见的小故障供青工们进行讨论,利用微信平台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加上亲切活泼、张弛有度的讨论氛围与业务知识的实用性,相比于传统的“黑板”教学,青工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只要手机能上网,钻在被窝里也能上课。”青工小刘笑着说,“好几次都是攥着手机就睡着了,梦里还‘跑’了两遍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