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身处祖国版图 “鸡背”上的策克口岸站,五六级寒风卷着沙粒和煤渣吹打在人的脸上,生疼。
“这是有名的 ‘黑风地’,由于距离运输煤炭的物流园区较近,风刮过来,整个天空都是灰的,尘霾与汗水混在一起,人都是黑的。”3月10日9时,策克口岸站内,正带着6名工友利用 “天窗”点检查线路的呼和浩特铁路局临策基础部策克车间工务副主任香利东,边干边向介绍。
位于中蒙边界的策克口岸站,是临策铁路支线天策线的尾端,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三大口岸站。
铁路两旁3米宽的黑色尼龙防沙网格异常显眼,在防沙网格1米外,绿色的高立式沙帐曲曲弯弯伸向远方,远处清晰可见策克铁路物流园区。香利东指向戈壁滩上尤为显眼的5栋黄色二层小楼说: “那儿就是我们的‘家’。”
告别线路上干活的工友,直奔他们的 “家”。
“我们这里是不是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瞧看到职工宿舍洁净如新的床单后略显惊讶的神情,策克车间供电副主任王显宇乐了,拉着到处 “显摆”: “这里有电视、空调、电脑……大家干完活后灰头土脸地回来,还能美美地洗个热水澡。我们还从几百公里外的临河运来好土,建起大棚,绿色蔬菜上了职工的餐桌。”
“刚来这里觉得太苦了,一门心思要回家。”2011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许海峰接过话茬, “王主任可给我们年轻人当了一个好典型。3年前,他一头扎进这里,隔1年,同为铁路供电专业的妻子郭焕生也跟来了。他俩比翼双飞的事迹被传为佳话,让我们感动了好久。”
策克车间党支部书记王利军特别自豪: “随着小环境的变化,职工的心也越来越齐、干劲儿越来越足。作为集工务、电务、供电三大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车间,我们负责的天鹅湖至策克68公里线路,设备合格率达100%,优良率在96%以上,3年来未出现过一起行车安全事故。”
从车间小楼的二楼窗户向远处望去,在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中,只有稀稀疏疏的胡杨林默默地挺立在风中,它们像极了守护着铁路安全畅通的护路人。
傅世忠 胡鹏飞编后 相比精神的孤寂,自然环境的艰苦远远不算什么。面对孤寂,一线党支部带领大伙儿自己动手改变小环境,苦中取乐,形成了心齐劲足保安全的氛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