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为职工用 “封箱”泥进行 “封箱”。
图二为职工为钢轨除锈打磨。
图三为职工正在进行锯轨作业。
图四为职工检查砂箱的密贴程度。
图五为职工将施工机具运往焊接作业地点。
图六为职工为钢轨预热,使钢水与待焊钢轨端充分焊合。
图七为职工将装有焊剂的坩埚放在砂箱上点火浇注。
图八为职工用液压推瘤机把钢轨的焊筋和浇口凸起部分修平。
图九为职工用打磨机具对轨面的焊筋进行打磨。
图十为职工检查钢轨轨面,确保焊接质量。
图十一为职工为钢轨焊接调试火焰。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佟一博摄
机器轰鸣、砂轮飞旋、火花在空中舞动……3月8日10时,京广线下行998公里400米处,一位身穿黄蓝色工作服、脸庞黝黑的铁路职工手握切割机手柄,目不转睛地盯着锯轨片,火花飞溅中,钢轨被锯断。他,是信阳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信阳熔接工区工长张福勇。此时,他正和另外5名钢轨焊接工一起为钢轨做 “接骨手术”,他们被誉为铁道线上的 “妙手侠医”。
“由于钢轨焊接施工必须在规定的‘天窗’时间内完成,因此每次作业我们都在跟时间赛跑,保证焊接作业成功,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输秩序。”跟随他们前往施工地点的路上,有着26年钢轨焊接经验的张福勇对说。
到达施工地点后,张福勇便和工友们喘着粗气忙活起来:他们将所需的施工机具逐一从工具车上卸下来,或肩扛,或一起抬到路基有五六米高的路肩上。锯轨机、打磨机、推瘤机,任意一件工具都重达三四十公斤,氧气瓶和乙炔瓶每个更是重达70多公斤。
跟班盯控施工的综合机修车间党总支书记张聚民告诉,今天焊接作业的位置相对较好,工友们可以直接将工机具抬到路肩旁,并在 “天窗”修开始后,用平板车将工具推到作业地点。而在更多情况下,施工车经常开不到铁路旁,施工机具需要工友们手抬肩扛一段路程。
11时20分,工地防护员接到驻站联络员通知: “区间封锁,11时20分到12时50分, ‘天窗’时间90分钟。”
“开始作业!”张工长一声令下,大家迅速进入铁路封闭网内,开始焊接作业。
“一次焊接作业大概40分钟,其中多半时间都在做准备工作。”张福勇一边说,一边半跪在钢轨旁,用钢丝刷清除钢轨端面的杂物和铁锈。在调整好钢轨缝隙处的高度和平直度后,张福勇和工友们开始了最重要的 “封箱”作业。
“封箱”被焊接工们俗称为 “接骨”,是焊轨工作的重头戏。 “封箱”作业必须将砂箱固定在焊缝周围,并将缝隙全部密封,以便钢水通过模具流入焊缝。这道工序不能出现丝毫破绽。张福勇用 “封箱”泥一点一点塞紧模具和钢轨间的所有缝隙,粗糙的手指画出连贯轻柔的线条。
“‘封箱’是越密贴越好。从砂箱缝隙流出来的钢水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如果钢水漏出来,会导致焊接作业失败,不仅浪费料具,严重的话还会延误线路开通。”张福勇边 “封箱”边告诉。
“封箱”结束,接下来,到了 “玩火”时刻。焊接工李书生点燃手中的焊枪,将火焰调节到最佳状态。他一手拿着点燃的焊枪伸入砂箱进行预热,一手打开秒表计时。预热时,700多摄氏度的火焰需要连续燃烧5分钟。站在2米开外的地方都能明显感受到火焰喷出的滚滚热浪,而此时的李书生却不能远离半步。他瞪大双眼紧紧盯着钢轨,密切关注火候变化。“火烧得不够,钢轨就会变得乌黑,如果温度过高,又会夹杂气泡。”当钢轨变成粉红色的瞬间,李书生迅速撤除焊枪,两名职工立刻上前,一人在砂箱内放入砂芯,一人在砂箱上摆好盛满焊药的坩埚,并用高温火柴将焊药点燃。焊药在高温下逐渐熔解、流入砂箱。工友们始终手握 “封箱”泥守在一旁,随时做着堵漏的准备。
“现在的温度很高,夏天做钢轨焊接最让人难受。”张聚民说, “综合机修车间不仅要焊接钢轨接头,还要负责处理全段管内的绝缘接头病害。我们作为全段钢轨病害处置的抢险部队,要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一旦接到抢险通知,必须迅速带上工具赶到作业地点。”
5分钟后,钢水停流。张福勇和工友们趁热迅速把坩埚撤除,用液压推瘤机把钢轨的焊筋和浇口凸起部分修平,然后对钢轨精细打磨,平滑的焊缝与周围轨面融为一体, “接骨手术”顺利完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