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已立春,可位于秦岭以北的炎帝故里——宝鸡依旧寒冷,甚至还迎来了今春的第一场雪。
当人们都裹着厚厚的大衣欣赏这曼妙雪景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冒着雨雪、顶着凛冽的寒风进行车辆解编作业。他们就是宝鸡东站调车组的一线职工。
正溜放车辆的驼峰调车房内,笔者见到刚从外面作业回来的颜育生师傅。他一进门就一边捂着冻得通红的耳朵,一边笑呵呵地跟同事们开着玩笑: “习惯了外面的温度,一进屋里太暖和,还有点不太适应,差点 ‘中暑’了!”
颜师傅今年49岁,在调车岗位上已经干了29个年头。据他介绍,调车是个辛苦活,特别是在冬季,室外作业的时间能达到10个小时以上,一到夜间,平均温度都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调车时列车的时速在15公里至30公里,调车员站在车梯上,耳边是呼呼的风声,风夹着雨雪就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棉衣棉裤根本挡不住刺骨的寒冷。也因为这个,他们都戏称自己是编组场上的 “听风者”。
宝鸡东站地处通往西北、西南的铁路交会处,共有5台调车机负责列车的到达解体、编组和作业车的取送作业,日均解编列车70余列,合计2500余辆、700余钩;取送车300多辆、100余钩,办理约1.1万辆,工作量非常大。
随后,笔者见到了23岁的制动员李新果。2013年,他刚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这个冬天是他在编组场上度过的第一个冬天。看到这个还有着稚嫩模样的小伙子,笔者问到: “既然外面那么冷,就戴上厚围巾、耳套、口罩,那样不就好点了吗?” “那可不行!耳朵捂住了,会听不见呼叫信号;戴上围巾,上下车时容易被车挂住;戴上口罩,会影响通话质量,导致其他人误判信号,这些都是规章明确禁止的。”李新果急忙解释。
为了确保安全、确保畅通,这些调车员宁肯自己受冻,也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是铁路畅通的幕后功臣。 何磊 张芸
编后 “听风者”,这是个听起来挺帅气的词语,殊不知,这些编组场上的“听风者”们却忍受着如刀割的寒风,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调车员们的工作并不像客运人员那样为旅客所熟知,但他们在幕后的付出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和赞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