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鹏,包头车辆段呼和运用车间库检丙班工长,参加工作14年来,先后排除客车大小故障近万件,多次获得铁路局嘉奖,2013年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荣获火车头奖章。
1米85的身高,90公斤的体重,黝黑的脸庞,魁梧的身躯,杨玉鹏是一个标准的北方大汉。
“打铁还须自身硬”
“郭磊,带两名职工对K273次进行技检作业……”“王峰,注意2701次制动保压试验参数……”“剩下四名职工与我对T316进行换轮作业……”工长杨玉鹏每天都要组织班组10名职工对130余辆客车的重点部位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每列车长500多米,作业一列要来回走两趟,一天下来要走20多公里路。一天下来上千次弯腰、蹲下、再起来……常年的工作,练就了他一身强健的体魄。刚参加工作时,杨玉鹏主动要求去车辆部门“苦、脏、累、险”工作岗位,总是冲在急、难、险、重任务的最前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多年来,练出了车钩选配、制动试风、车体调整、车辆疑难故障处理等样样精通的“硬功夫”。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库检作业的“四心”检车工作法,即:“耐心”:在检查处理故障时一定要耐心,认真检查消除任何可能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隐患苗头。“细心”:车辆检查时一定要细心,对制动、轮对、钩缓等重点部位要时刻保持警觉、冷静的状态,才能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恒心”:只有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坚持库列检技术作业标准,才能保证列车优质运行。“精心”:在严寒、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环境中作业,一定要对易存在隐患部位精心反复的检查。14年来,经他检修过的客车从未出现过任何责任事故。
“他把客车安全视作自己的生命”
“工长的衣兜里有一本‘安全经’,所有故障案例、经验做法他都记在上面,有时间就给我们讲解。”徒弟张扬是去年刚入路的大学生,在去年的车间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杨玉鹏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在管理班组上也毫不放松。为了帮助提高新职工的业务技能,他经常利用休班时间对新职工进行强化训练,把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现场讲解,手把手传授给青工,作业的金点子、巧招式让青工们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仅去年一年,杨玉鹏就带出了三批共21名新职工,目前这些职工全部成为车间的生产骨干。“不要小看一颗螺丝钉,少了他会让千万旅客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一次作业工友安杰漏检了一颗螺丝钉,班组会上被杨玉鹏狠狠的骂了一顿。“十几年没红过脸的兄弟,就因为一颗螺丝钉,他就不顾面子的大骂我一顿,不过后来想想是我的错,旅客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安杰一脸惭愧的和记者说道。
“单位才是你的家!”
“单位才是你的家,自己儿子都不管了,你就住单位不要回来了!”这是妻子王俊霞骂杨玉鹏最狠的一次。妻子王俊霞是呼和货运中心的一名核算员,除了自己的工作,她非常支持杨玉鹏的工作,全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几乎全都由她来张罗。去年下半年,正值全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关键时期,妻子准备随单位去北京参加全路货运系统技术比赛,在单位加班培训,嘱咐休班的杨玉鹏去幼儿园接5岁的孩子。“小杨,K274要换两条轮,还有个辅修,甲班人手不够,再有一个小时……”电话那头主任的话音没落,杨玉鹏已经拿起外套冲出了门,接孩子的事忘的一干二净……每到春暑运、客车整修、专项整治任务集中时,列车常常后半夜才排进车库,为了保证检修质量,高度责任心的杨玉鹏经常加班在整修现场,有时4、5天都顾不上回趟家。每谈到父母、孩子、妻子,这个大汉的眼中不时泛起了泪花。(通讯员:刘天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