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化车务段怀南驼峰溜放作业场,提起运转一班提钩组长刘卫东,无论青工还是老师傅都无不说好称赞的,大家伙都亲切的称他是“活雷锋”。
1995年,刚从部队回来的刘卫东,也可以说是服从岗位需要的安排,毅然决定来到铁路从事调车工作。调车制动员,是铁路工作环境最恶劣、工作强度最大的工种,而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高科技水平,工作时要左手拿信号灯,右手持信号旗,顶酷暑、冒严寒,扒乘在日夜穿梭的货运列车上,接受着风雨雷电的洗礼。一次,班组同事父亲病重要要请假回老家,然后,调车工作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员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这不是给大家伙出了难题嘛?正当领导为难的时候,刘卫东表态道,“你安心回家尽孝,我一顶两没问题。”要知道,调车不比其他,谁不愿意少干一点就少一点煎熬。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辛岗位上,刘卫东一干就是十六年,在这里他从制动员干到连结员,又由连结员提升为调车长,仅在连接员岗位上,刘卫东就干了6年。多少个寒来暑往,和刘卫东一个小组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刘卫东始终一个劲头。十六年来,他从不向领导抱怨什么,也不向领导索求什么,默默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在辖区的每一根轨道,甚至每一条枕木;十六年来,支撑着他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他“爱岗敬业,用辛劳和默默无闻创造自我价值”的可贵信念,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他的这种雷锋般的敬业奉献才是在调车这样一种特殊行业中最难能可贵的。
2002年以后,铁路部门大肆招员,一批批新工来到这个岗位上,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总会问刘师傅:“这十年你是怎么挺过来的呀?”刘卫东总会笑着对青工们说:“年轻嘛,就要吃苦,越是艰辛的岗位,就越需要人,也越能体现自我价值。”刘卫东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自从事铁路调车工作起,刘卫东兢兢业业,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从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始终牢记安全生产才是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人安全生产成绩显著。
2007年,刘卫东从连接员干到了提钩组长,车间主任每次来巡查,总会告诉大家说“刘卫东的组长,不是靠关系走后门儿,而是自己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你们谁要有他一半的吃苦精神就不得了。”任组长后,刘卫东更为严格的要求自己,遵规守纪,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事故的防控,还对班组其他人员的违章行为敢于制止并且能及时纠正,全班组人员在他的带领下,安全意识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生活中,刘卫东更像是一个大哥一样,对每一位伙计都悉心照顾,由于调车工作的特殊性,吃饭时间是不固定的,夏天温度高,饭菜容易馊,冬天天气冷,饭菜容易凉,但刘卫东每次都会自己早早的就把饭吃完,去替换那些忙的吃不上饭的伙计来吃饭,大家经常开心的说道:“有了刘组长,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上热腾腾的米饭了!”
2008年,冰灾席卷而来,对于调车这种室外工种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刘卫东主动向上级反映要求加盖锅炉来烧暖气,可是暖气设施好解决,只是谁来把这个锅炉烧好烧热成了难题,当时刘卫东主动请缨,在完成本职提勾的同时,还包下了挑煤,把大块大块的煤块敲碎,以及把炉子烧旺供应暖气这个又累又脏的差事,每每伙计们从外面天寒地冻走进屋都能感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可组长自己却经常是一个人在锅炉房加煤加水。记得以前的老站长曾经这样说道:“像刘卫东这样的‘大哥大’,在我走过的站段也是不曾多见的。”
刘卫东情系铁路,说他把自己无悔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铁路一点也不夸张。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书写和描绘了一个新时代下的雷锋人、一个新时期的东风铁路工人的新形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