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轰鸣声划破了冬日的黎明,张金祥又开始了一天的巡线工作。一座小站,一对夫妻,一个民警,一条铁路线蜿蜒向远方。张金祥,这个五十八岁的铁路警察,用十二载春华秋实,换来了一座小站的平安。

十二载 用心铸就平安路

福生庄车站是京包铁路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2002年张金祥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性格平和的他此时已经当了36年的警察,他从没想过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也正是因为这样,从那时候开始他在这个清贫的地方一待就是十二年。有人曾经问过他:你对自己的职业怎么看?他说:“我打心里面热爱这个职业。虽然生活经没规律,可是我觉得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越干越有劲。”“那在福生庄这十二年,你是怎么看待的?”老张笑了笑,操着一口混杂着山西与当地口音的“土话”回答我:“那咋,也后悔过,我家在集宁,虽然不像呼市一样繁华,但是也是想吃啥、想用啥都能买到哇。自从来了福生庄,生活条件就落下来。但是咱当过兵啊,转业了又是当警察,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想想这,我就有干劲了,没啥后悔的了!”

要干好张金祥这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干好基础工作”。什么叫干好基础工作?说的简单点就是要与周边的老百姓“打成一片”。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真正“到群众中去”,要做到“户清楚“、“明家底”,要对自己辖区的一切情况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做到了心中有数。在老张那间“一屋三用”的家里我看到了10多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像日记一样记载了很多的事情。翻开一本封面贴有“2011”字样的本子,上面写着“1月8日,老张家的羊到护网边吃草了,已经进行教育;4月20日,小崔家新买了驴,已经嘱咐他放的时候注意。。。”就这样一直写到12月31日。老张看见我在翻本,笑着对我说,“有些事,我怕记不住,就写到本上。”“那您还掌握了什么?”我问道。“村里的五残人员、重点人员啊、谁家有汽车、大牲畜,谁家小孩子回来啦,是不是有收废品的来,我都知道。”

福生庄警务区管辖铁路线15公里,由于线路两侧无法使用交通工具,所以张金祥每天巡线都步行来回30公里。这也就是说,他全年步行巡线的公里数是10950公里,这12年他在这条铁路线旁走过了131400公里!这12年,他走村串户,深入到村庄里的每一家、每一户,与放牧人员、驾驶员、“五残人员”的监护人认真签订合约书达1400余份,走访户次数达3000户之多。2013年5月4日,张金祥在巡线的时候,发现有人在护网外拿石头扔向过往的列车,他立即上前制止。仔细一看,老张发现原来是陈某,一名患有精神病的男子。老张马上带着他离开现场,并找到了他的监护人再次做了教育工作。看着气喘吁吁的老张,陈某的监护人一个劲的给老张道歉,老张摆摆手离开了。没过几天,张金祥再次找到他的家属,帮助他们将该男子送往呼和浩特精神病治疗中心进行医治。

这些年里,张金祥共开展护路宣传10万多人次,警务区连续12年实现“无危行、无路外、无挡停”。

十二载 夫妻同心编织变老时光

少年夫妻老来伴,执手相看两不厌。在张金祥的妻子李艳凤看来,孤身一人在福生庄的老张,缺少了一份亲情,每天都在完成同一件事,肯定会枯燥。一次彻夜的长谈,一段日子的思考,为了家庭、为了张金祥的健康,妻子李艳凤毅然放弃了城里的生活,变身为一名“保姆、同事”。在大山深处夫妻二人甘守清贫,耐住寂寞,用心中的那盏明灯,照亮了一段平安的铁路线,共同编制变老的时光。

一年、两年、三年。。。就这样,十二年过去了。现在附近老乡见了张金祥都会开玩笑说“你老张是不是家都搬到福生庄了,不见你回家啊。”他笑笑回答说“没看见我媳妇儿也来了么,福生庄就是我第二个故乡啊。”老张刚到福生庄初期,线路还没有封闭,治安状况复杂,线路管控难度较大。为了搞好治安,他深入辖区调研,把警务区繁琐的各类台账按照自己调研的情况,整理成了辖区“一本通”。一连几个月回不了家,每天吃饭就是“凑乎”,方便面在那段日子成了他的主要“粮食”。妻子不理解,女儿闹脾气,亲戚不理解,使得老张很苦恼,他说有时他也很惭愧,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更不是一个好儿子。他曾和妻子、女儿做过一次长谈。对着妻子和孩子,他说“现住福生庄警务区就只有我一个人,我要是回了家,车站安全咋办?线路治安咋办?”事实就像老张说的那样,虽然是小站,但福生庄车站运量却不小。每天经过的货运列车有270列次,客运列车40列次,停靠站点的火车有2列次。保障运输畅通是警务区工作的重点,而线路治安更是重中之重。几番决断后,妻子来了,除了照顾老张饮食起居,她还当起了护路员,用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协助老张搞好辖区工作。每天清晨,老张都会喊一句“老伴,巡线去啦。”四年了,从未改变,陪老伴去巡线,这也成为了这对夫妻共同编织变老时光中爱的见证。

2013年7月11日,老张和妻子像往日一样巡线,走到福生庄井卜子村时,看见有一家村民院内着火,他跑到门口一看,大门上了锁,家中没人啊,这火着大了可不得了。看着门上的铁锁,张金祥与妻子找到了一个铁棍,并用力将锁打烂将大门撬开。刚进院,妻子李艳凤发现屋内有一名精神异常的妇女,老张立即让妻子将该人送到别人家,自己去灭火。这时,他发现家里的羊圈也起了火,老张再次把羊赶了出去。张金祥看到院子的缸里有水,他与返回来的妻子和路过的村民一起开始灭火。一个多小时后才把火扑灭,救了老乡的妻子和几十羊。晚上十点半,房主老刘回来后看到这种场景,真的是吓坏了,连声感谢张金祥,要给张金祥做面锦旗以表感谢之情,又被老张婉言拒绝。

十二载 心系三晋眼含泪

又是春节了,大山外的年过得有滋有味,而大山里却感觉不到过节的气息,空旷、宁静,仿佛与世隔绝。只有那一趟趟满载游子的列车匆匆驶过,和小站上日渐增多的客流,才让人感觉到春节是真的来了。可是,12年了,张金祥却没能回家过一个团圆年。

每天6055次、6056次列车都会停靠在福生庄车站,这时老张会提前与妻子来到站台上。由于条件差,所以乘车旅客都需要经过两条铁轨才能去往站台。其中有很多拎行李或年龄大的旅客上下车不方便,每当看见有需要帮助的人,张金祥和妻子总是上前给予帮助。在老张看来,他守护的铁轨就是是回家的路,可十二年了,他没有真正踏上过这条路。老张的母亲今年已经84岁,生活在山西老家由弟弟照顾着。几年前,老张的母亲住院要动手术,弟弟提前就给张金祥打电话,希望他可以抽空回来看看母亲,不需要多待,只需要给老母亲一个精神安慰即可,老张也同意了。可当手术在即,母亲每天都在呼唤大儿子的时候,张金祥却又失约了。他请好假准备返回老家的时候,由锡林浩特开往呼和浩特的客车由于前方雪大,在福生庄站停靠,张金祥得知后马上与派出所进行了联系,并与所里的民警一同赶往现场清理积雪,从早上的一直清理到了下午三点多钟,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由于长时间停靠,车上很多的旅客情绪开始波动,有几名旅客激动的要求开车,说他们有急事,张金祥赶快上车安抚车上旅客的情绪,并尽量满足旅客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开水和食物。晚上九点,停靠的火车终于开走,这时的老张也已经筋疲力尽。回到屋内,望着一旁的妻子,看着手里已经过期的车票,老张眼里泪花闪烁。这时的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电话对面的母亲喊着张金祥的乳名,听着母亲的声音,老张的眼泪无法控制,七尺男儿就这样无助的哭着说出了“儿子不孝,车站事情太多了我回不去了。”直至今日,张金祥每次想到都会深深愧疚。

警务区的工作繁杂,责任也大,但只有张金祥一个民警,无论刮风还是下雪,他都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母亲手术后又过了4年,他仍然抽不出时间来回山西老家看望患病的母亲。在老张看来,主要是因为工作忙,回不去,他曾一再跟母亲解释,其实所谓的解释就是推!使劲推。张金祥的老母亲曾对他说,“我知道你忙,可是你能抽时间回来看看我吗?我也80多岁了,最多看我一年两年,我也就……再也见不到我这个人了。”电话两头,一面是沉默的流泪,另一面是低沉的呻吟。

十二年没有与老母亲共度一个春节,守得清贫、耐得寂寞、吃得大苦、受得委屈,让我们记住这个着实普通却又着实特殊的老张吧,因为他用十几年的光阴书写出了一幅人民警察的小情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