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至北京L300次列车安庆始发4号车厢预留前方站放客,对于连续跑了四天交路继续加班的乘务员来说,坐下来歇歇是再好不过的美事了。我们路过乘务室却没见人影,心想脱岗了?!再往前几步,一位身影瘦弱,个头不高,背部略显弓曲的男乘务员,脚下垫着一块抹布,站在坐席上,正聚神地整理着列车一粒脱扣遮光帘,我们的脚步没有引来他的回头,反倒被他的安然阻止了脚步,停下来“观赏”,我们赏什么,显然不是人也不是物——“小处的认真”,顺手拿出手机想捕捉这种精神,就在相机咔嚓的瞬间,惊动了旁若无人的安静,他不紧不慢地扭头,露出一种尊重、善意、憨厚的微笑……,他的笑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亲和的服务心里,柔和的服务行为,温和的服务态度。如同一张温馨服务的缩影。
随后我悄悄“盯”上他,想把缩影还原完整。
车到合肥站,空荡的车厢一下子连人带物塞得水泄不通。本是让人坐立难安的空间,他似乎更来劲了,车动离站后,熟练地完成四门确认,程序地擦抹拖,一气呵成,锁好清洁柜。刚开始巡视车厢,一名过道边座上中年旅客大声嚷呼:喂,温度太高了,把窗子打开!说老实话如果不从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听这声音,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即使修养好,也会心里犯嘀咕。社会的文明总是彼此联系而非孤立分离的。我担心他晴天转多云。然而他第一时间用柔和的眼光回应那位旅客,很快侧身挤过去,用随带的钥匙打开窗户,使开启的高度保持在15厘米,淡定平和地站在那里向旅客宣传开窗注意事项,为了大家的安全窗子不能大开,请旅客不要向窗外扔垃圾,伤及列车或路人将要付法律责任的……。窗外寒冬的风呼呼灌进来,列车在运行中渐渐降温,也降下了那位旅客烦躁的火气。
他继续巡视着车厢,一会抬头看看卧代座中上铺行李摆放情况,一会低头捡起一粒瓜子壳……,走到车厢最后一档时,发现一位大约6、7岁的孩子爬到中铺玩耍,他几乎绽放着笑容说:“来来,小朋友这上面不能爬,列车晃动容易摔下来”,顺手就把孩子抱下来了。孩子被这种陌生的热情弄得不知坐立,一旁的家长赶紧接手牵过。
6小时后,车近阜阳站,他及时冲刷锁闭厕所,引导旅客下车,多少次重复着相同的作业内容,当车发再来开启厕所时,却发现一名儿童内急已在洗脸间地板上拉下了一堆,我知道作为一名列车服务人员他一定会处理的,但我关注的是他由内而外的情绪,他似乎本能地聚了一下眉头,又闪电般地恢复了不变的和颜悦色,转身取来拖把和手纸,迅速地抹擦干净,这一连串行为在很多双眼光聚焦下完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触。
他蹲下的刹那间,在我眼里不是缩小,而是无限上升。他对旅客的情怀与境界远远高于那些为了自己的功名对领导唯唯诺诺,溜须拍马,对群众颐指气使,趾高气扬者。
下午3点交班休息,路过餐车时,我看他明显疲惫,毕竟中年以后,一束冬日的阳光透过列车窗户恰好映射胸前的党徽,瞬间光芒辉映。车长说:“他是我们的双标杆,岗位工作兢兢业业,有口皆碑,孩子教育也令人羡慕,去年孩子成功地考上重点大学”。但他的名字如同他的岗位,平凡的共产党员李俊。
列车服务是平凡的,平常的,平淡的,我没有自贬之意地认为我和我的同行皆属“小事者”,社会是由若干阶层构成的,存亡取舍在其价值与作用,小者成其小,小处显境界。故曰:山顶者与山脚者彼此同视。(此文为合肥客运段安京车队干部口述,陈明芳整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