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以前。
董城和多数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一样,逛街、购物、约几个闺蜜时不时的天上地下来一场穿越式的神聊,偶尔翻翻书,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生活几乎占据了她的大部分业余时间。
2009年8月的那个夏天,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董城,满怀青春美好的憧憬,来到集宁工务段成为一名桥隧工。上岗培训期间的生活,和在院校的状况差不多。董城依然保存着大学生惯有的骄傲和自豪。然而,这份自信,却在上岗的第一天险些被摧毁。
那天,在跟随师傅到现场施工的路上,董城还想着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让师傅们另眼相看。当汽车停靠在作业现场时,董城一下子傻眼了,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和灰、勾缝、点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脱节,让一向不服输的她暗下决心:努力提高业务技能,不能愧对“大学生”的称号
董城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生活时间表,她不再晨昏颠倒,而是每天准时起床,记规章、背条文,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业务技能的学习上。跟班作业中,她注意观察老职工的操作流程,主动请教不懂的技术问题。业余时间,她结合书本对当天的作业项目进行重新温习。
“桥隧工本来就是男人的天地。你一个女孩,工作上能凑合下来就行了,何必认真。”少了海侃的伴儿,闺蜜们对她发牢骚。董城笑笑,依然沉浸在业务书本中。
“别人都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你可好,跟书本谈起恋爱了。”男友忍不住责怪。董城娇憨却倔强的说,“那你陪我一起来学,不就不孤单了嘛!”。男友拗不过她,只好当她的陪读,每天学习都到半夜。
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还有文化做基础。很快,董城就成为师傅们的得力助手。看着师傅们登高爬下忙碌的身影,董城就想着如何能减轻师傅们的劳动强度,她提了不少建议和意见,不少点子都起到了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女娃,铲泥背石头的活儿弱一些,脑瓜子却抵得上两个劳工。”师傅们众口一词夸她。
董城当年被评为段优秀青年。
业务技能的提高,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并没有让董城止步不前。随着张集线开通,高大桥隧设备增多,对养修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高要求。特别是近两年,入路大学生不断增多,使董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使业务技能更加扎实,她把相关业务书籍都堆放在床头、桌前,方便学习。她将桥隧养护技术要领、操作规程分类摘抄,深入记忆。每当大家要查找资料时,董城就成了“活规章”。
2010年秋季,段技术比武的开展,为董城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久蓄的能量迸发出来,董城以无可挑剔的表现技压群雄,赢得了第一名的桂冠,让众多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功底强的选手刮目相看、心服口服。再以后,她把每一次技术比武都当成一次跳板,不断超越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专业户”。
2012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全局技术比武工务系统桥隧工组大赛拉开了序幕。在各路桥隧养护精英面前,董城调整心态,沉着冷静发挥,理论、实践、综合等环节一轮轮下来,董城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与其他选手的比分逐渐拉开,绽放出炫目的光彩,用实力再次征服了评委,一举拔得头筹。
是一朵初绽的小荷,弥散出淡雅素朴的意蕴。在未来的路上,相信董城一定会散发出更加悠远的清香。(刘红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