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07年的昆河线人字桥,横悬于绝壁间,桥面距谷底100多米,地势险峻,环境恶劣。开远工务段河口线路车间昆河线351公里加巡点的3名职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无论狂风还是暴雨,一年四季坚持巡查线路,确保安全。本报于得庆 摄

这是一条让人看了心惊肉跳的铁路。

轨道车连续转弯与钢轨摩擦发出刺耳声音,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在山腰间缓慢而行,列车左边是万丈深渊,峡谷底流淌了几百年的南溪河被丛林遮住,偶尔能看到清清河水,右边危石突兀的山体夹着被秋日晒松散的泥土。

11月7日,从昆河线芷村站上车,用4个小时走了80公里才到达腊哈地站,体验到了滇越铁路云南段流传了100多年的一句话: “蛇行的铁路、英雄的司机、勇敢的旅客”。

昆河线全长464公里,共有崩塌落石区段295公里,沿线山坡岩层破碎,风化剥落严重,虽然年年清理,但一到汛期落石还是频繁发生,对行车安全威胁很大。

这条修建于1903年的具有110年历史的米轨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设备抗洪能力差,每年汛期坍方、落石总数占昆明铁路局水害的80%以上。

了解到,仅今年汛期,昆河线共发生水害212次962处。

负责管理这条线路的开远工务段各级巡查人员严格落实防洪安全防控措施,加强雨中、雨后设备检查,有效处置影响行车的水害66次,看守工发现险情拦、扣停列车40次,14次被昆明局通报奖励,90名防洪功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彰奖励。

红土高原青峰俊秀,山花灿烂。

风光无限处,又多险象相伴。昆明局管内80%是山区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线路等级低,设备老旧,安全压力大。列车穿梭于群山之间,一会儿驶过桥梁,一会儿穿越隧道,列车越过的每一段都有司机、巡道工、危石看守工等洒下的汗水。

正是有4万名昆铁职工对安全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换来了日积月累的安全稳定。截至11月17日18时,昆明局取得了无A类以上事故2113天和第17个防洪安全年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昆明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年工作的决策部署,领导班子认真研究、深入谋划安全发展举措,按照 “坚持基础取胜,源头消除安全风险;坚持过程管理,全程防控安全风险;坚持超前防范,有效预警处置风险;坚持文化引领,凝聚安全工作合力”的思路,全面、系统部署安全工作,着力从管理入手,强化责任落实,狠抓工作推进,整体推动了安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的提升,确保了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平稳靠基础。昆明局“治病”治根本,高调持续筑牢安全管理基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标准行为

到12月17日,昆明机务段就将取得无C类及以上事故27年的安全成绩。27年的安全稳定从何而来?职工们说: “‘大车’们功不可没。”

今年7月,昆明机务段司机唐树祥、高贵林机班值乘昆河线30001次货物列车运行至水塘站至阳宗海站区间,发现线路右侧塌方,防止了事故。

8月12日,司机王兴红、普绍波机班值乘昆河线46002次货物列运行至阳宗海站至水塘站区间,发现线路左侧异物侵线,防止了事故。

今年以来,这个段机车乘务员共防止行车安全事故及隐患近200起,其中受到昆明局通报奖励10起,共奖励18人,奖励金额1.7万元。

和石头的较量、和泥石流的较量、和一切影响安全的典型问题的较量,靠筑牢安全基础管理取胜,这是昆明机务段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做法。

这个段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找到了一条 “以信息管理为基础、以责任追究为手段、以现场控制为重点、以 ‘三基’建设为保障”的安全管理思路。

他们自主研发了机务行车安全管理规则暨 《安规》系统软件,系统可实时记录各级管理干部的工作写实情况,追溯分析指导司机管理、调度室管理、施工管理、行车安全装备分析、机车乘务员培训教育和应急处置等各个管理过程。

这个段还搭建安全风险综合分析平台,实现管理成果的客观反映及管理过程的可追溯化,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落实,实现管理工作的闭环控制。

这个段牢牢把握 “信息加信息等于问题,问题加问题等于隐患,隐患加隐患等于事故”的安全规律,将关口前移,强化对安全风险的超前防控,对每日产生的安全信息分层做到件件分析落实;按照上追下查、自查自纠、底线高查的 “三查”原则分析处置,充分调动车间、班组自我管理、主动管理的积极性,消除顾虑,防止隐瞒信息、杜绝弄虚作假,让问题充分暴露,形成 “安全管理盯信息、抓关键、控源头”的管理模式,实现安全源头有效控制、安全风险超前防范。

今年以来,昆明局按照 “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和 “明责、履责、尽责”的要求,按照全面、全员、全过程风险控制和 “一岗双责”的要求,以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为标准,印发路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部门、正副处职领导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并逐级细化完善,健全了所有管理层级(部门)、所有管理岗位的管理职责,提出了覆盖全面、紧贴实际、便于操作的安全工作量化标准,明确规定各级党政正职肩负着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达到职能清晰、职责明确、协调配合、高效有序的要求,为管理人员履职尽责提供了科学依据。

源头是事故 “祸点”,昆明局紧咬源头不放,在安全风险防控、过程管理上无一遗漏

9月以来,云南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广通工电段管内成昆线、广大线、大丽线多处山体松动,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在5次大范围的大雨袭击中,成昆线、广丽线发生水害34次,封锁区间27个,达2541分钟。

面对连续降雨,广通工电段管内对33个防洪看守点、343个防洪重点地段和重点山头进行拉网式排查,实行全面包保;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重点山头实行动态包保,明确包保要求和职责,细化工作标准,强化防洪责任。

为从源头上把控安全关键,这个段组建10支搜山扫石队伍,对铁路两侧的山头开展隐患排查,重点对危岩落石、植被边坡、危险树木、隧道口仰坡等关键处所进行全覆盖检查,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纳入问题库,由专人负责督促问题的整改,对已整改的问题及时进行销号,形成闭环管理。

在今年汛期到来前,昆明局领导带领风险管理推进领导组、专家组和督导组,组织各部门、单位管理人员和作业岗位职工广泛参与,参考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 “人员、设备、管理、环境”4个方面展开安全风险分析、评估、研判,判定出411个风险源、1683个风险点,形成3717个控制措施、4193条检查考核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对照铁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路局、站段管理不规范、不及时、不到位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等进行分析、排查、研判,判定出管理层面166个风险源、606个风险点,形成1042个控制措施、1371条检查考核标准,统一纳入路局 “安全风险问题数据库”管理,为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昆明局修订下发了由管理责任、基础管理、过程控制、应急处置、监督检查、综合保障、考核激励7个方面61个安全管理制度办法,构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各专业处室、各运输生产站段主要领导按照 “规范管理、强化基础,系统控制、整体协调,突出重点、实用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符合专业特点、贴近管理层级工作实际的站段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均以正式文件公布并实现信息化管理,为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今年以来,昆明局公布基本规章12个、专业系统规章173个、专业单项规章107个,废止技术规章制度53个;组织各系统、单位根据作业岗位和条件的不同,分类分项修订完善一班、一次、一日作业标准140条、作业指导书47项,保证了现场作业的每个岗位、环节、时段都有标可依,并于7月23日召开全局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现场会,有力推动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昆明局大力打造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班组和标兵班组长,组织职工学标4.64万人次,提升了标准化作业技能。今年以来,昆明局通报表彰认真落实作业标准,有效防止事故的职工140人次,奖励13.75万元。

这个局转变认识,明确将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故障、隐患等界定为非正常情况,完善路局层面48种、专业系统层面200种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流程,明确了各个处置流程中各部门、各岗位的应急处置条件、响应时机、处置标准程序,夯实了应急管理基础。各运输站段从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应急指挥、应急处置远程支持入手,整合优化既有信息系统,努力建设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急指挥和处置远程支持平台,目前部分站段的远程支持平台已具备投入运行的条件。

安全在管理,管理在干部,昆明局严管理先严干部、抓安全先抓作风,用有效机制警示激励干部,形成常抓不懈管安全的良好态势

“不亲自来看看,就是放心不下!”8月26日11时30分,在广通工电段管内广大线22公里处防洪看守点,楚雄线路车间技术员张金平冒雨对该地段线桥路设备进行查看。

“这是张金平一天内第二次来看守点了,真是好样的!”看到张金平如此执著,当班的看守工高建国感动地称赞道。

原来,前一天的连续降雨让负责包保该看守点的张金平很担心,于是,5时多便来到看守点进行巡查,可刚回到腰站街线路工区不久,雨又下大了,张金平便再次赶过来,直到确认设备安全了才肯离去。

自安全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凡遇强降雨或连续降雨,第一时间赶到看守点查看设备状况是这个段包保干部的一项 “规定动作”,而一天内出现2次则成了 “补充动作”。

为让干部成为卡安全、盯关键的一把 “利器”,这个段利用交班会、月度安全分析会、干部大会等时机,由段领导亲自讲授,对安全大检查期间安全盯控的关键处所、防范重点领域及方式方法做好全面部署安排,让包保干部知道怎样卡控安全要害、如何查找并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安全大检查包保工作效率。

此外,这个段还成立干部作风督察组,进一步加大干部道口包保、安全大检查包保、每日科室及车间现场干部跟班检查的作风督察力度,保证干部下一线到位,高质量完成包保任务。

晒黑一批干部,排查多处隐患。今年雨季期间,曲靖工务段设置62个一级防洪看守点,要求段机关、车间108名干部每月必须到防洪点对山体变化情况进行巡查,确保汛期行车安全。

今年以来,昆明局对干部提出了“抓铁有痕”的要求,明确规定了路局领导、机关处室和站段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的内容、频次、质量指标和过程写实要求。局领导班子带头,分系统、分片区包保所有重点站段和车间,每月添乘检查所有线路区段,每周总结阶段安全工作,对发现安全隐患的19个单位进行预警干预,对5个单位进行重点帮促;各专业处室、站段领导干部到一线包保盯控、解决问题,自安全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共2.44万人次下现场,发现问题2.61万个,帮促整改2.50万个。

这个局建立干部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局各级干部实施安全结果联挂考核、履职过程写实考核、履职积分考核,每周分析通报干部现场安全检查和作风情况,今年以来,共下发作风督察通报20多期,表扬典型60个,通报干部问题232个、问责干部327人,有效激励并警示了干部,形成常抓不懈保安全的良好态势。

昆明局还修订下发事故、故障调查安全风险分析管理办法,坚持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思路,对每日安全信息做到件件核查、件件分析,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和定性定责,对每起事故都深查管理原因、倒查干部责任,并根据路局领导人员铁路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进行事故责任追究。今年以来,这个局共查处铁路交通事故24起、追究干部安全责任84人次。

昆明局按照 “点线结合、远近兼顾、全面覆盖”的要求,把握 “政策规定宣传谈、发现问题分析谈、矛盾困难引导谈、意见建议收集谈”的原则,让各级干部深入一线车间、班组开展 “一对一、面对面”谈心工作,认真听取一线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局各级领导干部下现场谈心8033人次,发现问题4610个,上报路局帮助解决的问题370个。

如今,在防洪现场、施工现场、调车作业现场等,都能看到干部忙碌的身影,干部 “抓铁有痕”已蔚然成风。

梦想催动征程,昆明局从梦想切入、在安全上落脚、在标准上着力、在岗位上奋斗,把中国梦的实践、铁路的发展与个人的梦想、幸福和岗位联系起来,激发和凝聚了全局干部职工齐抓共干保安全的合力

今年3月以来,昆明局深入开展“筑牢梦想根基、建设美丽昆铁”标准化建设教育活动,将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从梦想切入、在安全上落脚、在标准上着力、在岗位上奋斗,把中国梦的实践、铁路的发展与个人的梦想、幸福和岗位联系起来,党政工团联合开展标准化建设教育活动,激发并凝聚了全局干部职工齐抓共干保安全的合力。

昆明局召开全局标准化达标建设教育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通过党委工作季度点评会、现场联检互评、工班长现场座谈等形式,广泛开展 “梦想、安全、标准、责任”主题宣讲和职业道德、标准化意识教育。各级组织围绕“为梦想安全有我、保梦想标准有我、画梦想岗位有我”集中宣讲,利用报刊台网开展职工访谈、征文活动,并连发评论文章。

7月以来,昆明局从站段、车间、班组长、职工4个层面挑选执行标准好、安全成绩佳的5名典型代表,开展“筑牢梦想根基、建设美丽昆铁”主题巡回宣讲20场,共1348人参加,教育干部职工安全是实现梦想的根基、标准是实现安全的根基,让干部职工自觉爱岗敬业、按标作业。

昆明局还在职工中开展 “标准化作业是职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专题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把坚持标准化作业当作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增强对标准尊重、敬畏和坚守的责任意识。

昆明局利用覆盖全局所有在岗职工的 “昆铁职工服务信息台”,每周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并开设 《我身边的安全隐患报警》栏目,鼓励职工多发现安全风险隐患。他们还对干部加强 “问题意识”教育,形成 “不发现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有了问题不解决就是不作为、不尽责”的鲜明导向,促进每名干部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昆明局以梦想丰富安全文化内涵,从安全理念、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以醒目、实用、简洁、协调为原则,在工作场所设置格言警句、亲情寄语、警示标识,发动职工自主研发出大量易于标准落实、利于安全控制的实用工具和方法,提炼出一大批 “一口清、一手精、一图明”标准作业法、工作口诀和作业流程图,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运用,有效发挥出文化的感染、凝聚、影响、约束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