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期间,南昌铁路局管内的昌福、福厦线动车上出现了数起因烟民吸烟发生烟雾报警从而导致列车减速的事件。铁路部门昨日特别提醒广大旅客,千万不要在动车组上吸烟。(10月9日海峡导报)今年7月,国务院颁布《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旅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将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10月9日成都日报)
动车内吸烟,不仅危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有损社会公德,更有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危及列车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动车组运行速度快、密封严实,车上的机车车辆设备对烟、明火非常敏感。为了保障运行的绝对安全,动车组上安装了多个故障传感器和烟雾报警器,一旦有人吸烟,列车上的烟火报警系统就会报警,列车就会减速运行甚至停车,进而引发同线路大量列车的晚点,影响整条线路的列车运行秩序,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铁路部门为了打造动车无烟、禁烟的良好环境,把劝阻吸烟纳入到乘务人员的服务规范中。由于乘务人员没有权利处罚,只能以宣传、监督和口头警告为主,一些旅客依然“铤而走险”触及动车的“敏感神经”,吸烟问题仍“屡禁不止”。
条例的出台为动车禁烟撑起了“腰杆”,如果在日常中能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去执行,“烟民”便无机可乘,列车运行秩序就能得到保障。其实,此前类似《条例》的禁烟规定制定的也很多,仅是写在纸上,念在嘴上,挂在墙上,大多数没有真正得到严格执行,空有高压的形式,没有高压的效果。“高压线” 若没有发挥应有的警示力、震慑力,禁烟规定将显得苍白无力,起不到安全隔离带的防护效果,所以不能只架“高压线”,不通“高压电”。
“高压电”谁来通?答案就是动车上警务、乘务、车辆等所有工作人员,让条例“落地”、严格落实禁烟规定就是通上“高压电”,有了“高压电”才能将平安送到每一名旅客身边,相信充满爱意的照章办事能够得到旅客的理解和敬畏。
防止旅客在动车上吸烟,需要加强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处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更好地保障广大旅客安全。铁路部门既要“趁热打铁”多做宣传,广而告之。工作人员也要行使职能,加大执法力度来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否则再好的条例也仅是“纸上谈兵”。
架起了动车禁烟“高压线”,也通上了“高压电”。让旅客明白“高压线”是真会“电人”的,不是“纸老虎”,真正发挥出“高压线”的威力,才能不断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制衡力,才能使禁令不再成一纸空文,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动车吸烟的乱象。当然笔者也希望广大旅客自觉遵守铁路规章制度,文明乘车,打造无烟“和谐号”动车需要你我他。(李忠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