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俎贵生,是集宁工务段卓资东线路车间卓东工区的工长。入路已经有20多来,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沿线工区的变化,不仅线路设备不断更新,而且养修模式日趋完善、职工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刚参加工作时,我以为凭着自己一膀子力气就能干好线路工,上了现场却发现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线路设备老旧,养修模式落后,许多线路上还是木枕,单是线路捣固作业就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不仅要用沉重的洋镐在线路上来回捣固,手也被震得发麻,干完活浑身酸痛是常有的事。工区条件艰苦,出工时只好坐着大卡车,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速度还慢。那时候在沿线上班需要备足一两个星期的干粮、蔬菜,干完一天活回到工区,需要自己动手做饭,有时候还得啃冷窝窝头充饥,宿舍也漏风漏雨,冬天还得自己点炉子取暖。

后来,我调动至京包线,那时候正赶上京包线电气化改造,一根根支柱竖了起来,架在空中的接触网和笔直的铁轨一样延伸至远方,工区里也与刚入时不同,不仅配上了省时省力的电动捣固机、电动扳手等机械设备,出工时还能坐上速度快的皮卡。工区内也雇了做饭的大师傅,下班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宿舍里也通上了暖气和电视,生活、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

2012年3月前我还在土贵乌拉线路车间土二工区担任副工长时,就听说局管内的京包客线修建完成即将开通,怀揣着对养路工作的热爱,我向段报名申请去集包客线工作,之后就成为了集包客运线新组建车间的一员。集包客线与京包线不同,没了小半径曲线,多了隧道大桥,不仅缩短了进京距离,而且列车运行平稳、速度飞快,喀喀喀的噪音也少了。工友们出工时特都坐上了遮风挡雨的大轿车。而且随着局、段三线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宿舍里配上了液晶电视,电风扇、空调等电器,工区里建起了小菜园,职工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外美内实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刘红军 李惟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