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绝对有问题!”、“那不行,必须再检查一遍!”……起初,职工们说起柴建刚都会用脾气倔、爱钻牛角尖形容他,而现在,他这些斩钉截铁的话语已经成为了职工们处理客车故障的“底气”。
柴建刚是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车辆段检修车间的质检员,参加工作17年的他一直坚持工作严谨,“头发丝式”的故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故障和工友们争得面红耳赤。“他工作起来,认真严谨的‘可怕’。”车间主任王勇军总是这样评价他。
1992年20岁的柴建刚被分配到检修车间台车组,这里是段里公认的“苦脏累”岗位,而两年后,他却成为了班组的工长,“当初没少下了苦功夫,很快自己就对车辆构造、配件性能、工艺流程了如指掌了。”柴建刚回忆起。
多年的检车工作,让柴建刚练就出了一双查事故隐患的“神眼”。一次,在对转向架进行检查时,他看到构架梁侧梁上部弯角处,有一道若隐若现头发丝般的细纹,工友们都说肯定不是故障,而有着多年工作的经验他感觉到一定有问题!在仔细除掉锈垢后,一条160㎜长的裂纹显现出来,在用铰磨机打磨、消除裂纹过程中,他还发现该部位有夹渣、气孔等严重铸造缺陷,一起重大事故隐患就这样被柴建刚的“神眼”排除了。
每天检查6个转向架,每个客车转向架数以千计的配件和限度,仅是经常使用的量具就有8种,这让柴建刚练就出一身“硬功夫”。一次,青工小李组装转向架导柱后,柴建刚检查发现导柱对角线尺寸不符合规定,当即要求返工,小李有抵触情绪,认为离标准只差1㎜,不会影响行车安全。别看柴建刚脾气倔,却耐心地为小李讲起了导柱对角尺寸的重要性,主动上手给小李做示范,帮他更换导柱,调整接触面,最终达到规定要求。“倔的让大伙服气,更让大伙从严要求自己。”台车组工长褚凤楠对他的倔脾气更是服气。
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区技术能手、全局技能大赛冠军……这些荣誉的得来都离不开柴建刚的倔脾气,也是他的倔脾气“犟”出了客车检修的大安全。(汤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