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铁路工人,张军生只用了二年时间。工作生活中,无论是份内还是份外的事,他都全力以赴地帮助解决。他于平凡处见不平凡,于平凡之中见坚强与执著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他是一名优秀的铁路工人,同时更是一名优秀的年青共产党员。

张军生刚从象牙塔走出校门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就遇上了较难的线路维修工作——冻害整治。由于五原车间地处河套平原,地下水位较高,每到冬季时线路上的冻害处所多达100多处,冻起高度最大达到40多毫米。为确保线路安全畅通,职工们随时都要对冻害地段进行检查、整修、盯控……,冰天雪地、寒冬腊月正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候,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

对于刚到新岗位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尽快熟悉这些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铁路线路大修维修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业务书籍,保证作业质量。学习中有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向工区的老职工请教,直到问清楚想明白了为止。由于是刚参加工作,线路维修作业时不仅手忙脚乱,作业进度也十分缓慢,他为了尽快熟悉标准化作业程序,作业时不影响其它工序和职工,他常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工区学习,并一直坚持了下来。

经过了几个月的磨练,张军生慢慢掌握了一些技巧,对线路养护维修作业轻车熟路。尽管工区所管辖的区域冻害多,但他总能想尽办法认真梳理,针对天气变化及时检查线路设备,并建立冻害台帐,把几何尺寸不易保持的重点处所详细记录下来,以便掌握线路状态;对于管内小半径曲线、翻浆冒泥等重点病害,他都细心地记录每月的情况,并按规定及时检查。数九寒天里,他每周一次使用水准仪对车间冻害处所进行准确测量,为工区及时整治线路冻害提供了可靠数据。

张军生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工区和职工的事从不说不能办,而是多想办法怎么办。无论是工作内和工作外的事,他都全力以赴地帮助解决。5月23日清晨,由于院内的一口井直往外冒水,职工们只好关闭了水管总阀门,这样一来工区的生活用水受到了限制,为了方便大家。张军生找来工具,打开了井盖。由于溢水根本看不出井有多深,张军生便用脸盆一盆一盆的把井中的水往外舀,等到伸手够不到时,他又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满是泥浆的井中。由于井的直径较小,脸盆用不上了他只能换小铁锹、小碗来舀水,而越往下水也变成了泥浆,就这样他一点一点的用小铁锹和小碗舀了20多分钟,终于见到出事的水管。经过他仔细的检查和处理,40分钟后水管终于修好,而他却一身泥泞、汗流浃背。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张军生知道还有许多事需要用心去做。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线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因此作为线路工不仅要掌握养护维修基本操作,还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张军生不断给自己加压,利用业务时间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电气化、高铁等知识,还先后学习了《铁路路基冻害及防治》、《铁路工务检测技术》、《高速铁路线路工程》等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同事请教、学习,将所学理论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对所管辖区域内的道岔、曲线、冻害、线路配置等技术资料全面掌握,熟记在心。

在这位八零后男孩的身上,我们看不到浮躁,看不到庸碌。我们看到的是他勇往直前的冲劲,不畏艰险的信心,勤奋好学的势头,这在许多正是无忧无虑玩耍年龄的青工之中是不多见的,极其宝贵。他用热忱抒写了自己无悔的青春,用奉献换取了铁路线路的安全畅通,用责任托起了铁路的未来!(田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