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13时53分,历时四十天,融入各级组织无限关爱,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由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大板车务段担当乘务的包头—大连的空调快速旅客列车,伴着悦耳的风笛声,载着三百余名旅客,由包头站正点始发,开向有着“北方明珠”之誉的海滨城市大连,掀开了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客运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笔者有幸随车体验了这次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首列跨地区、跨铁路局的乘务之旅。
为了加快内蒙古东西部地区与辽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公司主动践行“回馈社会、构建和谐、服务经济”的历史使命,在今年暑运期间,采取了最有力的一项措施,就是开行包头--大连的K2066/5次快速空调旅客列车。列车途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横跨2省(区),站停4个地级市,16个旗县(区),最后抵达大连站。列车共有25个营业停站,全程运行里程1998千米,往返运行 63小时07分,列车采用25G型新型空调车体,编组14辆,包括硬席车3辆、餐车1辆、软卧车1辆、硬卧车8辆、发电车1辆。
列车的开行,是该公司自1995年开通运营以来开行的运行交路最长、途经省市最多、列车编组最大、三乘人员数量最多的旅客列车。列车始发、终到车站都是所属省(区)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列车的开行是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列车走出内蒙的标志,实现了集通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结束了包头—大连间没有直通车的历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精打设施牌
列车厕所采用了国内列车领先的环保集便系统,列车行驶中集便器自动储存排泄物,在排污站由吸便车吸走。弥补了普通旅客列车厕所直接排出车外、污染环境的缺点,体现了集通铁路绿色环保的服务理念。
“厕所到了站也不用锁,想什么时候上就什么时候上,到了冬天多蹲一会,肯定也不会感觉到冷,真是方便又舒适。”一位老大爷赞叹着说。
“我刚刚好奇,在餐车门口往里看了一眼,厨房设备全都是电气化!就跟在家里做饭一样。”一位女士抢着说。
“虽然室外热得跟蒸笼似的,但是车厢内却感觉清凉舒爽,全新的空调车体,崭新的设备设施,让我感到很惬意。”前往大连探亲的王先生非常满足地说。
看来,旅客们对列车的设备设施还是相当的满意,下面我们跟随列车长赵小丹到车厢里看一看。
主打亲情牌
一直以来,集通铁路(集团)公司以旅客满意为标准,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打造温馨流动的列车家园。列车开行筹备阶段,担当乘务的大板车务段针对列车运行交路长、单程运行时间长、途经站点温度差异大等情况,面向全段干部职工广泛征集服务举措,经过领导小组的认真推敲,选定推出了手机加油站、梯次叫醒、婴儿枕、中西餐点等21项特色服务举措。
“在车上给手机充电,这项服务我只听说过,今天算是亲身体验了!列车上安装多功能充电器大大方面了我们这些常在外边跑客户的人。”旅客王志边给手机充电边感谢地说。
为了能及时给生病的旅客提供帮助,在列车始发时,乘务员利用广播寻找本次列车有医务资质的乘车旅客,并聘请他们为医务志愿者,为广大旅客提供自我防护常识介绍、旅途卫生知识宣传和突发疾病救助等服务。列车上还配用经过初级培训的“红十字”救护员,备有速效救心丸、晕车药、降压药等常用非处方类药品。
一路走来,我发现“当心夹手”“请妥善保管好您的贵重物品”等一系列温馨提示标,出现在次列车使用频率较高的门窗上、洗脸间和厕所内。“细致入微的提示,让人感到特别的温馨。”来自内蒙商学院的李静满意地说。
11点20分我们还在车厢内巡视,在列车广播悠扬的小提琴曲声中,传来了列车广播员亲切、柔和的声音“旅客们,在刚才的微博互动中,我们了解到今天是2号车厢85座席孙先生的生日,下面我们将这首《生日快乐》”送给孙先生,让我们共同祝愿孙先生生日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微博预约服务是该段在担当乘务的旅客列车上首次推行的一项全新特色服务,他们将列车服务微博向旅客公开,建立#服务直通车#、#意见征集窗#、#旅行常识#等微话题,通过网络与旅客互动,及时解决旅客在旅途中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畅通旅客与列车交流的便捷平台。
列车还利用列车广播开办《亲情广播台》栏目,拓宽列车长与广大旅客沟通的渠道。在列车始发和终到前,列车长通过《亲情广播台》栏目,向广大旅客做出“改进服务态度、保持车内整洁、保障开水供应”等服务承诺,广泛征集旅客意见,及时接受旅客提出的问题。
走到9号车厢连接处,一名男青年面容憔悴,有气无力地对列车长赵晓丹说:“列车长大姐,车上有感冒药吗?我感冒了,头晕还发烧。”“有,请跟我来。”赵晓丹带着男青年来到列车长办公席,拿出药箱,把非处方感冒药递给小伙子。看到年轻人要掏钱,赵晓丹忙解释说:“这是无偿提供。”小伙子连忙道谢说:“这里比我们家还方便!”
来到餐车,已经是午餐时分,好多旅客已经开始用餐了。餐桌上真是好丰盛啊!有西部人爱吃的烩菜,还有东北人爱吃的小鸡炖蘑菇,我禁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列车长赵晓丹悄悄问餐车长:“车厢内过生日的孙先生的长寿面怎么样了?”“已经送过去了。”餐车长王春丽麻利地回答。王春丽向我介绍,列车上的餐饮服务种类繁多,还可以根据旅客需求提供清真餐、生日餐、病号餐。到了晚上,还有夜宵等服务。
在返回途中,路过4号车厢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乘务是的门上临时拉上了一个帘子,上面写着“列车私密哺乳空间”。列车长赵晓丹向我介绍说,列车私密哺乳空间主要是为年轻妈妈旅途中为婴儿哺乳设立的,还为宝宝提供玩具、画册等服务。正在为孩子哺乳的刘女士对我说:“列车工作人员真是待旅客如亲人啊!想得非常周到,让我们这些年轻妈妈避免了众目睽睽之下为孩子喂奶的尴尬,服务真是细心又贴心。”
回到卧铺车厢,我看到 90后列车员牟明新将车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不时听到她轻声细语地提醒旅客为盛开水的杯子盖好盖子,温柔唤醒的旅客注意前方车站换票做好下车准备,……旅客们报以感激的笑容,车厢内弥漫着暖暖温情,令人陶醉。
巧打文化牌
服务是一种文化,这个段将内蒙民族文化与海滨城市文化相结合,竭力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文化之美,提升列车的服务品味。
下午3时,列车“乌兰牧骑”小分队闪亮登场,为旅客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拉近了旅客的距离,“风笛响,车轮转,车厢里面欢声笑”乘务员自编自导的三句半《向幸福出发》令旅客捧腹大笑。乘务员还适时与旅客进行节目互动,经常在包头至大连间往返做生意的王先生高兴地说:有了这趟车,我来大连再也不用倒车了,甭提我有多高兴了。我给大家唱一个《今个儿真高兴》。他诙谐的表演,饱含真情的演唱将演出推行了高潮。
为了体现草原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列车备品、卧具装饰的色调以象征草原的绿、白云的白为主色调,凸显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列车各类揭挂、服务标识,同一颜色和基调,注入集通元素、地域元素,并从细微处入手,在文字方面用蒙、汉双语进行标注,更加贴近旅客的需求。列车还免费向旅客提供跳棋、象棋、报刊、杂志等物品,活跃旅客的旅途生活。
列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随车添乘的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大板车务段党委书记燕凤岭表示:全体工作人员将秉承“宁可自己千遍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竭诚为广大旅客打造温馨的流动家园,用热心、悉心、真心在内蒙古草原腹地与辽东半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密切往来开启一扇便捷之门。(吴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