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电务段二连车间郭尔奔信号现有职工12名,其中党员3名,平均年龄33岁,是集二线上最小的信号工区,他们担负着郭尔奔站、楚鲁图站信号设备的维修工作。

工区地处蒙古高原西北风的风沙口,距著名261流动沙丘只有不足两公里,是我局防止荒漠化、治理沙漠的重点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极其恶劣。这里夏季酷热多雨,冬季严寒冰冻,春秋两季狂风沙尘肆虐,多年来,工区始终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为中心,战胜恶劣的自然气候给设备运行带来的各种困难,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开展设备维护与维修,还别出心裁的给设备夏天贴上“面纱”冬天穿上“衣服”, 保证信号设备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全面提高了设备的检维修质量。

工区职工十几年来坚守 “用双手营造绿色,用绿色改变环境”的承诺,不断书写着绿色的故事。一开始从外地拿来小树苗挖坑种植在工区的周围,但到秋天小树苗总被无情的狂风连根拔起,他们总结经验开挖壕沟进行种植, 为了使树苗得到精心培育,还将树苗化为责任区分片包干并将其列入交接班的一项内容,历经10余年精心培植,树苗成活率也从刚开始40%上升到后来的80%,目前工区已有榆树墙98米316颗、还有包括杨树、丁香树、山杏树、枸杞、榆树树龄在5至15年的70余颗。

每年春季天气一转暖,职工们就根据二连地区的土壤及气温特点估算出预耕期,开始做春耕前的准备工作。翻地、撒肥、搂地,老职工给青工们细致的讲解翻地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强调到翻地的深度和密度,每一锹的深度都要在30厘米左右,前后的距离也要适当,这样翻出来的地才能整齐并适宜种子发芽。青工们听得认真,干得起劲,同师傅们一起投入到大会战当中,用铁锹一脚一踩后把土翻过来,然后就是均匀的把粪肥撒在刚翻过的土地上,再用耙子把撒好肥料的地给搂平搂细。起垄、下种、覆土,这三道种地工序一气呵成,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的保质保量完成这一切,到了秋天,土豆、南瓜、胡萝卜、大葱满园丰收。

十几年如一日,郭尔奔的职工们成功的在沙漠脚下打造出一片充满和谐与希望的“农家乐”种植区,为这个集二线最小的工区增添了绿色的希望。(李铸铮 左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