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小站写春秋

——临策铁路运输管理部天鹅湖站值班员刘立新小记

地处临策线627公里处的天鹅湖站是临策运输管理部管辖的一个五等小站。这个只有两人值守的边陲小站气候干燥,沙害严重,方圆400多公里处于无人区,与热闹的城市相比,更多的是凄凉与寂寞。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下,车站值班员刘立新自临策线开通以来,始终坚守在大漠深处,一干就是4年,他苦练业务基本功,热心帮助他人,受到干部职工的好评。

2009年,临策线开通,因工作需要,刘立新被调到天鹅湖站任车站值班员。

这里年风沙天数多达230天,最大风力11级,多见土石少见人的环境让人顿生思乡之情。然而,已是46岁的刘立新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愣是咬牙耐住了孤单与寂寞。白天,在只有两个人的小站,他除了担任车站值班员外,是清洁工,是锅炉工,还是厨师,忙忙碌碌一天下来,感觉也很充实。夜晚,他也没有闲着,钻业务、学技巧、练硬功是他的一大乐趣。《技规》、《行规》、《事规》、《人标》、《调规》等各项规章都在他制定的学习计划里,与他在一起工作的另一位职工也被深深感染,于是天鹅湖站经常出现凌晨两点,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互相提问背规的场景。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立新在临策运输部组织的秋季技术比武中,获得行车组第3名的好成绩,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的室友高兴地说:“刘立新好样的,继续努力!”

说实话,在临策线跑通勤对刘立新来说困难重重。一来自己家住乌海市,每次上班他要先坐汽车到乌海,转乘火车到临河,再乘坐17个小时的通勤车才能抵达天鹅湖站。二来有一个得了“自闭症”的儿子,虽然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但仍不能正常入学,也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他每个月在车站工作的15天,照顾孩子的难题全部交给了妻子。就是在这样一种困境下,刘立新跑了4年通勤,从未请过一次假、迟到过一次。带着对妻子的愧疚,他常常通过电话询问妻子家中琐事,善良贤惠的妻子是他的坚强后盾,经常给他吃下“定心丸”,让他安心工作。于是,对工作充满激情的刘立新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早早起来将站内外卫生清扫得干干净净,为同事准备可口的早餐,对宿舍进行定制定位整理。与他同在车站上班的另一位职工经常说:“与刘立新

一块工作,我真是学到了很多。”

刘立新更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一次,正在值班的刘立新发现站台边上坐着一位中年妇女,脸颊上挂着泪水,一副焦虑不安的样子。刘立新关切地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这位中年妇女姓李,是从宁夏自治区西吉县出来打工的,上午刚刚来到天鹅湖边做工时,得知10岁的女儿突发疾病的消息。热心的刘立新立即将她带到车站间休室,给她做了可口的饭菜。天鹅湖站没有开往宁夏的直达列车,刘立新就亲自将李大姐送到长途汽车站,并为她购买了汽车票,在汽车将要启动时,手头并不富裕的刘立新将200元钱硬塞给了李大姐,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刘立新已径直朝着去往天鹅湖车站的方向走去……(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