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道岔曲线不良”呼和电务段集宁南工区信号楼值班员王春芳一边分析着道岔曲线,一边通知工区室外当班人员,这已经是王春芳今年以来通过微机监测调阅发现的第六起设备隐患了。

微机监测调阅常常被比作是信号设备的“体温计”,不仅能够实时的掌握设备运行情况,还能通过对比曲线、数值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作为室内值班员,王春芳深知微机监测的重要性,每天早晚两次近5个小时的调阅,她从不放松一丝一毫,每一个曲线的变化,每一组数据的波动,都逃脱不了她的火眼金睛。工友们都说跟她一起值班特放心,总是能提前掐灭隐患的小火苗。由于长时间盯电脑,肩周炎、颈椎病和鼠标手各种职业病也接踵而来,但病痛从来没有成为她应付工作的借口,为了保证调阅质量,肩膀酸了、手麻了,她站起来活动一下就又投入到工作中。

除了调阅,信号楼值班员还肩负着施工盯台和室内设备维护工作。集宁南站地处京包要塞,车流密度大,是集张、集大、集包、集二的交汇站,包括出入库机车最忙时要同时接发五六个口的车,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更给室内的安全防护工作带来挑战,稍不注意,漏报或错报一趟车列都有可能造成给作业人员带来人身伤害。王春芳深知熟练掌握站场设备布局才能有效降低误报信息的概率,熟记每一组道岔、每一条线路、每一架信号机成为她对自己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为确保每次施工中作业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王春芳总结练就了现场防护的“三勤”制度,即“眼勤”:眼睛一刻不停的盯住显示屏,时刻关注列车运行情况;“耳勤”:耳朵仔细听车站值班员报列车运行情况,关注其他施工单位工作动态;“嘴勤”:嘴巴不停地向室外防护员进行列车“三预报”,及时通知室外作业人员避车。22年的工作里,土贵乌拉站、集宁南站,她工作过的每个岗位从没有因防护不到位发生过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工友总爱戏称她为“生命的保护神”。

都说做铁路职工的家属难,老公(老婆)一年365天300天不在家,一有故障更是接到电话抬脚就走;天窗点不固定,接送孩子根本指不上……每每说起铁路职工的工作,家属总有一肚子的委屈。作为“双铁”职工的家属,家和工作同时兼顾更是难上加难。王春芳的丈夫连文东,和她一样是名电务信号工,还是集宁南工区的工长。工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连文东操心,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王春芳一人挑下揽下所有家务,用她赢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任,不当班的时候她把全部时间用来照顾双方的老人和孩子,辅导孩子的学习,以弥补对家人的亏欠。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集宁南工区的安全记录屡创新高,工区先后几次被路局、段评为先进集体,连文东更是被评为2012年度铁路局先进工作者。

由于工作的原因,自结婚以来,每年的春节不是丈夫值班,就是王春芳值班,再不就是两个人一起值班,孩子都14岁了,可一家人一起过年的次数屈指可数。不是没有想过和同事倒个班陪陪家人,可一想到同事家人的期盼,她最终还是忍下来没提。儿子再一次被送到爷爷奶奶那里,王春芳和丈夫一个信号楼一个工区值班,这支“并蒂莲”再次坚守在岗位上,一家三口三个地方,2013年的春节就这样过了。

工作22年来,王春芳包保的室内设备从未发生过任何责任故障,就这样坚守着这份对工作的认真,在呼和电务段信号工百日赛中她以3042天的成绩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