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地区地处阴山山脉的风口,属北温带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多风少雨,干燥严寒,尤其是到了冬天凛冽的寒风吹的大地一片死寂。集宁车辆段设备车间锅炉组在这样的环境中担负着全段二万多平米的采暖和修车作业、洗灌作业供暖任务。干了大半辈锅炉工的班组领头人张继增工长,和他的哥们以锅炉为伴坚守在供暖一线,圆着他的“中国梦”。
张继增工长曾经是一名军人,16年当兵的经历磨练出他能吃苦、勇担当的品质,干锅炉工20年始终保持着激情如火的工作状态。去年入冬时,两台年久的热水锅炉已近大修期限,为力保锅炉设备安全运行,确保全段供暖,他反复几次钻进锅炉炉膛进行受热面检查,仔细观察每处受热面和供水管的受热融溶蚀程度,认真排查每个焊点的融腐情况,眼观、手摸、仪测,生怕遗落一处、露查一点,滚了个土眉混眼、累了个汗流浃背排查出炉膛内大小10余处隐患。
多年的工作积累张工长练就了凭“听、看、嗅”检查判断锅炉运行是否正常的办法。在单调乏味、隆隆作响的锅炉运行中,从节奏和声响的细微变化“听”锅炉运行是否正常;通过锅炉“火眼”观察碳火火苗蓝红变化“看”燃烧是否充分,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节;围绕锅炉转转“嗅”是否有异味,为分析判断锅炉运行是否正常提供参考。工友们开玩笑说,张工长与锅炉很默契,走走看看就能为锅炉“看病、查病”。
每年除夕夜张工长都坚持和工友们一起在锅炉组过年,一坚持就是二十年。有一年集宁地区的冬季异常寒冷,除夕夜张工长只带着徒弟值班安排其他工友们轮休,一接班就忙碌起来填煤、掏灰、巡线,控制烟气的含硫量,监控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的技术状态。他一边干一边提醒徒弟,今天是除夕夜,多加把火,不能让各作业组的工友们受冻。突然,徒弟看到他不由自主地弯腰捂着肚子,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流了下来,知道这是师傅多年过度操劳患上的慢性病犯了。徒弟虽反复劝说,但张工长还是忍着剧痛,坚持到下个班的工友接班。
张继增工长常说,锅炉工的人生也能出彩,能让全段工友寒冬过上暖和日子,能让我们检修的车辆安全驶向远方,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梦想驶向远方,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实现“中国梦”。正是这“中国梦”让张工长坚持了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同时几十年的坚守也诠释了一位锅炉工的“中国梦”。张工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出彩的人生,也带动激励了身边新一代铁路工人的工作激情。张继增工长带领的锅炉组连续20 年安全供暖,连续12次被铁路局评为标准化锅炉房,连续11年被段里评为冬春运先进集体,他本人也10次荣获优秀党员、安全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赵永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