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包西车辆段高级党员技师马海龙

图为马海龙对车辆进行检查

马海龙,包西车辆段货车检车员,高级党员技师。参加工作12年来,一直从事检车员工作,他凭着一把检点锤,带领班组职工累计安全检车8000万辆,防止各类行车事故160余起,被誉为草原铁路“千里马”,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技术能手、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第十二届铁路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2002年,走出校园的马海龙主动要求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包头西车辆段青年人才培训基地——白云列检作业场工作。可由于“技不如人”,一处车辆软管接头泄露故障从他的眼皮下“溜走”,造成满载矿石的列车中途抱闸停车。看着自己闯下的“大祸”,马海龙羞愧难当,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班组里最棒的检车员。他把学校的专业课本重新整理出来,单身宿舍、通勤列车都成了他的“自习室”,车间的练功场成了他业余时间光顾最多的地方。下了班,其他人打牌娱乐、休息放松,马海龙却在等下背规章、学业务,一本本专业书籍标满了各种只有他才能看懂的符号和注解,一件件车辆配件模型不知被他拆了又装折腾了多少遍。一年多的魔鬼式训练,马海龙成了全段有名的“问不倒”和“快速修”能手,上千项车辆部件运用限度全都熟稔于心。2004年至2007年间,他先后在全局车辆系统职工技术比武中摘得4个全能冠军,并在2005年作为草原铁路的精英征战全国铁路职业技能大赛,取得理论第一和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全路技术能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马海龙不仅勤奋好学,他的“钻”在车间也是出了名的,“他的那股劲一上来,拉都拉不回来”。2011年年底,由于天气寒冷,车辆制动故障频发,严重威胁车辆运行安全,面对这种情况,马海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制动抱闸故障多发这个难题,马海龙班上和工友们一起讨论,下班后查资料、作分析。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反复摸索和实践,他终于找出了造成制动抱闸的原因,并提炼出了“听、看、摸、验”C16AK型货车103制动机试验检测法,在全局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使制动抱闸故障发生率下降了15%。近两年来,马海龙带领班组职工先后完成了“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减少漏检漏修”和“提高运用检修质量,防止制动故障”等12项技术攻关项目,被工友们称为“马海龙班”。

2012年,已经是包西上行作业场乙班工长的马海龙又接到了一项新任务——为新入路的青工当教练。不少青工来自农牧区,年纪相仿的马海龙很快成了他们最亲的马大哥。上班时他手把手地教技术,苦口婆心地讲规章,给青工当老师;下班了他带着大家一起品尝本地特色,领略草原钢城,给青工当向导;谁有什么困难,谁有什么心事,他都了如指掌,及时送去关怀和帮助。9月底正赶上青工技术比武前的冲刺阶段,一天儿子发高烧,马海龙连夜带着孩子去医院输液,好不容易哄儿子睡着,他却顾不上休息,在病床旁准备第二天青工实作教学预案。在马海龙的悉心指导下,他负责的107名青工全部通过岗前培训考核,走上了列检作业的第一线,班组中先后涌现出了“技术业务骨干作业工长”高俊、“全局万安赛标兵”翟子刚、“发现故障能手”高照等一批列车检修一线的主力军和技术业务尖子,班组形成了学技术、比业务、争先锋的良好学习氛围,2011年班组发现和处理故障23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