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医疗、消防、武警官兵等应急救援队伍迅速集结,许多民间公益组织快速加入到救援队伍中,一批批志愿者来到灾区展开救助,帐篷、饮用水、食物、药品等救灾物资通过铁路、公路、空运方式从四面八方火速运往灾区,给家园毁损、身心重创的灾民们送去了温暖和力量。

然而在爱心的洪流中,也出现了影响救援速度与效果的“小插曲”,有三则新闻报道却让笔者备感心酸和沉痛:在21日晚上,两名志愿者赴灾区救援途中出车祸导致重伤,经过及时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22日早上,在芦山县通往太平镇、宝兴县的关键路口,一辆私家轿车停在路中间,挡生命通道,车主不知去向,武警徒手抬开;在荥经到芦山的唯一通道由于自发赶去的私家车太多,数百辆救护车堵在路上,短短30公里的路,走了8个小时,许多伤员快不行了。他们的表达形式出现了错误,反而成为被施救的对象,占用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和资源,耽误了正常的救援进程。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虽然72小时地的黄金救援期已过,但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仍然还是救人,让更多更专业的救援队、医疗队进入灾区,多行一公里,多挖一方土,将给灾民多一份生的希望和机会。由于此次地震灾区处于河谷地带,空间原本就十分有限,道路狭窄,交通不畅,再加上余震不断,如果大量人员、车辆前往灾区,只能让道路不堪重负,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这将给救灾和安置工作带来新的困难。那么现在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如何在热情和理性之间达到平衡呢?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天灾,应理性救援。我们不妨从为生命留一条“绿色通道”做起,不要盲目去灾区添堵,为救灾车辆让道,为生命让行,保障救援需要;不信谣传添乱,蛊惑人心,以便确保灾区救援工作能心无旁骛的开展;也不要乱打电话,尽量克制私人需求对公共信息通道的占用,让与亲人朋友失去联系的人们能够尽快取得联系,互报平安;可以力所能及的捐款捐物或者帮忙转运救援物资或者通过组织前往灾区做一名志愿者;还可以祈福灾区的人民平安,给在身边的四川雅安人一些关怀和鼓励,与他们共度难关等等。形式多种多样,只要你力所能及地做出了爱心,同样也表达出自己的一份关心与支持。

“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爱心是支撑灾区重生的希望。赈灾救难,需将感性的热情与灵性的祝福融入理性的轨道,有序理性的爱心接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