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56岁的张延龙设计并手工制作的10把转椅一经投用,就因舒适、耐用,成为了乌海车务段车站行车室的抢手货。10把转椅被西小召、五原东、西桌子山等车站一抢而空,闻讯而来的其他车站负责人也把再做10把转椅的申请递到了张延龙的手上。

瞧着忙忙碌碌的张延龙,该段设备车间党支部书记李凤虎说道:“张延龙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专业学过设计制作,只是凭借着对设计制作的热爱不断摸索。张延龙是设备车间的一名老维修工,他所做的仅仅是乌海车务段开展节支降耗的一个缩影。”

该段提出了“能修好的不换新,能自制的不外购”的号召,并为职工创新、维修提供平台,让职工的聪明才智“开花结果”。

作为一名老维修工,张延龙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他发现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必须每天24小时坚守在行车室,转椅就是他们工作的阵地,市场上购买的普通转椅材料单薄,旋转轴承、转椅靠背容易损坏,禁不住长时间“考验”,频繁维修不仅耗财费力,还给使用带来很多不便。怎样让转椅更舒适、耐用?

张延龙查阅行车室转椅维修记录,研究转椅的“病史”和维修方法,找准转椅“易发症”的病因,针对病因反复摸索试验,逐一整治病根,最终完成转椅的制作。

尝到修旧利费成功的喜悦,张延龙又开始琢磨着技术创新的事儿。当列车缓缓驶进乌海站,组织旅客乘降的客运员们不约而同地大声提醒旅客注意事项。这一幕让一旁的张延龙记在了心里。他向通信专业人员、客运广播员请教专业知识和广播流程,反复琢磨试验,最后决定用一台设有专用频率的对讲机作为接收机,用数据线将对讲机语音输出端口和广播控制台语音输入端口连接起来,对讲机接收到音频信息后,传送到广播控制台进行广播。客运值班员可通过专用频率进行广播,实现客运值班员与站内广播员的实时对讲,极大地方便了旅客乘降组织和应急处置。

去年以来,张延龙设计并手工制作减速顶注油液压壶、铁鞋柜等设施设备200多件,为单位节省成本支出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