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记四代铁路人薛东旭一家

2016-09-15 09:07:3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下转三版

本报记者周奇

“沙马拉达”在彝语中意为“开满杜鹃花的山谷”,成昆线沙马拉达站就坐落在这样的山谷中。

这里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平均海拔2386米,是成昆线海拔最高的车站之一,地势险峻。因一年四季大风不断,沙马拉达站又被称为“风之站”。

距沙马拉达站不远的沙马拉达隧道,曾是中国海拔最高、洞身最长的铁路隧道,建设者在这里创造过月成洞380米的最快纪录。山坡上烈士陵园的碑文详细记录了这段艰辛而光荣的历史。

谁都不曾想到,在这个小站上有一名“传奇”的人物和一段“传奇”的故事,“传奇”人物便是沙马拉达站站长薛东旭。

9月初一个寂静的下午,记者从普雄乘坐成昆线上唯一的一趟慢车来到沙马拉达站,对薛东旭及其家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今年30岁的薛东旭已在沙马拉达站待了4个年头。回首往事,薛东旭将他一家的“铁路魂”娓娓道来……

外曾祖父郝鸿业:参与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薛东旭的外曾祖父郝鸿业出生于1881年。当时中国正处于西方列强肆意侵略的时期,全国上下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就在这个困难时期,一条铁路的诞生让当时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引来了注目和赞许,也让一位伟大的铁路工程师名垂千古。那条铁路就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经过建设者几年的艰苦奋斗,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工程费用只有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被外国工程师视为奇迹。

“我的外曾祖父便参与了京张铁路居庸关隧道的修建。当时,由于技术和装备条件的限制,建设施工完全靠人力。在修建过程中,外曾祖父多次受过伤,但他和工友们都抱着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在修建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任务,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薛东旭说。

薛东旭的外曾祖父在京张铁路通车后,便被分配到当时的济南信号段工作。虽然外曾祖父那个时代早已远去,但外曾祖父那辈人为国吃苦耐劳、不畏强暴的精神却在薛东旭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一直影响着他。“当时外国人根本瞧不起中国人。外曾祖父他们修建铁路基本上都是无偿的,大家都是抱着为民族争口气的心态来参与修建工作的,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发扬。”薛东旭说。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的标志。这虽然是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一个令人心酸胜利,但因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却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丰碑。

外祖父郝志敏: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成昆线

薛东旭的外祖父名叫郝志敏,1944年在山东胶济铁路担任列车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在一次值乘中,因看不惯列车上一名日本兵调戏妇女,郝志敏便和同车的另一名列车员一起将这名日本兵骗至列车连接处杀死。

事后,为躲避日本兵的追捕,郝志敏改名逃往乡下放羊。1945年,郝志敏在父亲郝鸿业的安排下进入济南信号段工作,在抢修黄河大桥通信线路时被日军轰炸机炸断了一条腿。

“外祖父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和外祖父接触虽然不多,但他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便是正义之心和民族之情。经历过抗日战争洗礼的外祖父更像是一名军人,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薛东旭说。

1954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南,郝志敏二话不说,带上妻子和女儿连夜便从山东乘坐火车直奔湖北汉口,再改坐轮船逆江而上,一周后来到重庆。

那个年代,人们都像歌中唱的那样,“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那时,郝志敏心中完全没有一点杂念,一心只想报效国家。

起初,郝志敏在重庆电务段担任技术员。1969年,为支援成昆线建设,郝志敏又申请来到西昌参与组建西昌电务段。

薛东旭现在还保留着外祖父当时的“一年来工作鉴定”,上面将“贯彻上级命令方面还存在‘四个不足’”放在了最前面,把工作效果和成绩放在了最后面,并且很简短。 (下转三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