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傍晚,中铁四局一公司蚌埠科创大厦项目工会组织“同心携手提质效凝心聚力谱新篇”3季度职工文体活动。我们在五子棋、跳棋、象棋赛场聚精会神切磋棋艺,在羽毛球、跳绳中你争我赶强健体魄,既缓压自娱又感受到运动的活力与竞技的快乐。

“咱们蚌山改造项目施工进展真快,不过阮立峰回家为母亲过生日的愿望又要化为一句远方的祝福了。”科创项目试验室主任汪子胜,常协助改造提升项目现场试验检测工作,熟知情况甚为感佩。

“工地为家,我们身边根据工程建设需要,主动放弃探亲休假的工友比比皆是埃”有着16年工龄的工会委员、商务部长高辉也感慨万千!

“工地为家”这简简单单的4个字,是数以万计的四局建设者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情怀。举棋对弈间的我,将这4个富有内涵的字刻在了心里。

周日大清早,我从科创项目出发20分钟车程,抵达改造提升项目泰坦产业园施工现常项目负责人杨亚斌和阮立峰正在现场带班。现场防水施工、垃圾清运、抗裂砂浆抹平等各项工序忙而有序。

“殷姐,大厨在家包饺子,中午跟我们一块吃饺子吧?”杨亚斌真诚相邀,仔细观察工程副部长倪海涛、主管甘涛,物机设备副部长高延涛、安质部何明航,这批年轻小伙子都在园区内繁忙的指挥现场施工中。点多面广、工序繁杂,是旧房改造提升靓化建设工程突出特点。

“那我刚好过去协助大厨包饺子,大家加油干中午回家吃饺子。”我与工友从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挥别,走进简洁明亮的职工食堂。迎面沈大厨和工程指挥车司机吴师傅双手都沾满了面粉,忙的不亦乐乎。

我们仨从和面、拌馅料、揉面、擀皮、包饺子,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吴师傅的月牙饺子、沈大厨的柳叶饺子和我的金元宝饺子,形态各异却同是肚大皮薄馅料多。

“我回来了,给我留点饺子皮练练手呗。”阮队长人未到屋,洪亮的声音传过来。

“这10几个大圆饺子皮,都是给你留着的呢。”吴师傅笑起来,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愈发的亲切和气。

“不瞒殷姐,我在家从来轮不到我动手,我包饺子也是在咱这个项目学会的哩。上次入伏项目包饺子,把我学包饺子的图片发给媳妇,媳妇夸我帅呆了。”阮立峰喜笑颜开。

我顺势又抓拍几张他的包饺子图片发到群里,他立刻拿起手机下载图片,并发送他的亲友团。“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虽然我不能回家陪她,但是这张珍贵的包饺子图片,让妈妈家里人知道我在蚌埠挺好的1阮立峰的话再次让我动容。

“工地是我家,我在蚌埠挺好的1这不仅是阮立峰送给千里之外的母亲最美好的生日礼物,更是四局人四海为家,建设美丽祖国的崇高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