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天色微亮,江东新区的主干道上还少见行人,尹师傅已经把项目部的越野车擦拭得锃亮。这位有着20年驾龄的老司机,同事们都习惯叫他“老尹”。在中铁四局江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一期项目的一年里,他的车轮碾过新区的每一条在建道路,也见证着这片热土从蓝图到实景的蜕变。

“老尹的车,比自家卧室还干净。”项目技术员小李常说。驾驶室里,脚垫永远平整,仪表盘一尘不染,副驾储物格里整齐码放着矿泉水、晕车药和应急雨伞0跑工地的路颠簸,大家坐我车,得让他们舒坦点。”老尹笑着说。今年夏天,项目迎来重要检查,检查组一行4人需要在半天内跑完多个作业面。当时正值台风过境,乡间便道泥泞难行,老尹提前半小时到现场勘察路线,硬是凭着娴熟的技术,让满载专家的商务车平稳通过积水路段,确保验收按时完成。 

在项目部,老尹的“时间感”是出了名的准。每天他都会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和路况信息,接送材料员去建材市场,他会算好货车限行时间;送技术员去深基坑作业面,他总会预留出穿戴安全装备的时间。一次深夜,工地突发电缆故障,需要紧急运送抢修设备。已经休息的老尹接到电话,10分钟内就赶到现场,顶着暴雨将设备准时送到,全程没让抢修人员多等一分钟。 

除了开车,老尹还是项目部的“活地图”和“后勤员”。新区道路施工频繁,导航常出偏差,他凭着日常跑工地的记忆,手绘了一张“项目周边路况图”,标注着哪段路白天限行、哪条便道雨后易滑,成为新入职员工的“必备手册”。疫情期间,他主动承担起项目部的消杀工作,每天早晚对车辆和公共区域消毒,还自学了简易车辆维修知识,帮项目部节省了不少维修费用。

“老尹不爱说话,但心里装着事。”项目总工程师惠济斌记得,今年6月,物机部长孙甲明在工地突发急性阑尾炎,老尹每天准时接送他去医院打点滴,连续两周从未间断,还变着花样从食堂打包热乎饭菜送到宿舍。“这些工程建设者远离家乡来搞建设,我多照应点是应该的。”老尹朴实地说。

如今,江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一期工程正值大干阶段,老尹的车辙印早已深深烙在这片土地上。当被问起未来的打算,他望着远处初具规模的控制中心大楼,眼里带着笑意:“只要项目需要,我就继续把好方向盘,看着这大楼亮灯,看着新区变模样。”

车轮滚滚,载着建设者的初心;引擎声声,奏响新区崛起的序曲。老尹和他的车,就像一颗平凡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为江东新区的建设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