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攀)2025年7月20日,测绘与检测学院“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实践团怀着崇敬之心,走进韩城市芝川镇范家庄村——这片孕育了韩城第一个党支部的红色热土。在这里,队员们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为助力韩城花椒产业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这间普通的关中民居,就是韩城革命的起点。”75岁的老党员指着党支部旧址介绍道。1927年10月,共产党员张子超、张智法、张先民三人在这里秘密集会,成立了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点燃了韩塬大地的革命星火。老同志动情地讲述:“在那个白色恐怖年代,党员们白天劳作,夜晚走村串户宣传革命,组织群众抗粮抗捐,用生命守护信仰。”在支部旧址的展室里,泛黄的《陕西省委指示信》、斑驳的煤油灯、简陋的农耕器具,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队员们认真聆听老同志讲述党支部发展壮大的历程:从最初的3名党员,到解放前夕的841名,再到如今的2万多名,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你们知道吗?当年张智法烈士就是在这张桌子前写下入党誓词的。”老同志轻抚着复原的会议桌说道。在党史学习室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问答党课”让队员们受益匪浅。一问一答间,历史的细节愈发清晰,共产党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深印在队员们心中。
老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毛主席曾寄语‘青年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今天,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建功立业。”这番话让队员们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念。
“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精神引领。”队员罗煜感慨道。团队计划将范家庄党支部的红色故事融入花椒品牌宣传,让革命精神为产业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临别时,夕阳为党支部旧址镀上金色光辉。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牢记老党员的嘱托,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实干力量,在助力韩城“小城逆袭”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正如老同志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你们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