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宏伟征程中,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总承包部指挥长李兵始终以开拓者的姿态,扎根建设一线。自2019年调任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土建工程总承包部指挥长以来,面对工程建设标准高、规模大、专业多、难度大、工期紧等诸多挑战,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与过人的智慧,在进度推进、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树立了标杆。近日,他被中国铁建股份公司评选为“一级项目经理”。

一、科学谋划,多维推进,确保工程进度高效有序

面对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庞大复杂的工程体量和紧张的工期要求,李兵深知进度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命脉。他打破传统的线性思维,构建起“三维一体”的进度管理体系,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资源维度进行全方位统筹规划。

在时间维度上,李兵组织专业团队对整个工程进行细致的WBS工作分解,将项目分解为上千个具体的工作任务,精确制定出涵盖年度、季度、月度甚至周度的详细进度计划。针对关键节点,他采用倒排工期的方式,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责任,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如在隧道掘进工程中,他根据地质条件和设备性能,制定了详细的掘进进度曲线,要求施工团队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同时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空间维度上,李兵创新性地采用“分区作业、流水施工”的模式。根据工程的不同区域和施工特点,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多个施工区域,每个区域配备专门的施工队伍和设备,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平行作业和有序衔接。同时,他充分利用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和运输路线,避免了因空间限制导致的施工干扰,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4个车站建设中,不同的施工区域分别进行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施工,各工序之间紧密配合,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推动工程快速进展。

在资源维度上,李兵建立了动态的资源调配机制。他深入分析每个施工阶段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前做好资源储备和调配计划。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建筑材料的及时供应;优化设备配置和使用方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需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避免出现人员闲置或短缺的情况。此外,他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源,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截屏2025-07-01 22.13.04.png

李兵(左1)带队深入现场检查施工进度

为了确保进度计划的有效执行,李兵建立了严格的进度监控和考核机制。他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每周组织召开进度分析会,对各施工区域的进度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对于进度滞后的区域,他亲自带队深入现场,查找原因,采取增加资源投入、优化施工方案等措施,确保进度及时赶上。同时,他将进度考核与绩效考核挂钩,对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任务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进度滞后的进行处罚,充分调动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工程进度,金山寺站至欢乐谷站区间盾构掘进月进尺突破700米,金山寺站三层明挖车站仅11个月全面完成封顶任务,创造了“铁建速度”。

二、筑牢防线,强化责任,打造安全生产坚固屏障

李兵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他常说:“没有安全的进度是负进度,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的建设过程中,他以“零事故、零伤亡”为目标,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在制度建设方面,李兵组织团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和工作标准,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的层层落实。他将安全生产纳入项目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他还建立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求施工团队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到“隐患不消除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

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李兵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包括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通过邀请安全专家授课、播放安全事故案例视频、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此外,他还积极推广“安全体验馆”建设,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各种安全事故场景,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培训过程中,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培训人员必须通过考核才能上岗作业,确保培训效果。

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李兵坚持“严”字当头。他加大了安全投入,为施工现场配备了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网、防护栏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他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巡查小组,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整改。他还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截屏2025-07-01 22.13.12.png

李兵(右1)在现场进行安全巡查

为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李兵引入了智慧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人员位置、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报,并将信息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同时,系统还可以对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形成安全隐患管理的闭环,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了安全生产,实现了“双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