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一列满载"四川造"钢铁制品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从攀枝花弄坪站鸣笛启程,驶向老挝万象。这趟全程1300余公里、仅用28小时的"钢铁驼队",让我们看到了开放合作的“新赋能”,绿色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自开通以来就展现出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此次攀枝花至万象货运专列的开通,让"四川造"优质钢铁制品搭上国际物流快车,相比传统公路运输时效提升58%,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成都铁路物流中心量身定制的跨境物流方案,从货源组织到装车作业,从制票通关到安全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中国铁路服务的专业与精细。这不仅是物流通道的畅通,更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跃升。

钢铁驼队奔驰的背后,是中老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攀枝花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借力中老铁路开拓东南亚市场,既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也为老挝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优质材料。这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随着更多"中国制造"通过这条通道走向东盟,更多东盟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将更加紧密,共同发展的蛋糕必将越做越大。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趟货运专列的开行具有特殊意义。铁路运输单位货物周转量能耗仅为公路的1/7,碳排放量更是大幅降低。此次1600吨钢材的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可减少碳排放约40吨,是践行"双碳"战略的务实之举。中老铁路正以其绿色、高效的特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放眼未来,随着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网络衔接的不断完善,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辐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特色专列奔驰在这条铁路上,期待这条通道成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引擎,更期待中国铁路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