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这座山水相拥的城市里,一条蜿蜒的轨道正向着通车目标全力冲刺,这便是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建设现常其中,18标项目作为关键节点工程,正处于收官攻坚的紧要关头。项目领导班子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带领全体建设者聚焦目标、对标任务、强化督导,在轰鸣的工地奏响了一曲“向前冲、抓紧干、求实效”的奋斗乐章。
聚焦目标,是这场攻坚战的“定盘星”。自收官之战打响以来,项目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召开攻坚部署会,将通车目标拆解为“周进度、日节点”,把任务细化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他们深知,轨道交通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一个微小环节滞后,都可能影响整体进度。为此,班子成员轮流驻守工地,每天清晨的碰头会雷打不动,傍晚的进度复盘从不缺席。有一次,面对隧道支护材料运输延迟的问题,项目经理王宾连夜协调供应商,带领物资团队全程跟踪运输路线,最终在次日清晨将材料准时送达现场,确保施工“零中断”。正是这份“一刻不停向前冲”的决心,让项目始终沿着既定目标稳步推进,把“不可能”的挑战转化为“一定能”的战果。
对标任务,是攻坚路上的“导航仪”。项目领导班子深知,“抓紧干”不能盲目蛮干,必须以任务清单为标尺,精准发力。他们对照施工图纸和验收标准,制定了“任务对标表”,从钢筋绑扎的间距到混凝土浇筑的强度,每一项指标都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在车站装修阶段,为了确保墙面平整度符合要求,质量负责人张茂林带领质检团队逐面检查,哪怕发现毫米级的偏差,也立即要求返工整改。面对交叉作业多、施工人员密集的难题,班子成员创新采用“分区作业、错峰施工”模式,将土建、机电、装修等工序科学衔接,既避免了工序冲突,又提高了施工效率。“一着不让”的坚持,让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让每一分努力都转化为推动项目前进的力量。
项目经理王宾(右1)、副经理张盛伟(右2)、安全总监郑军(左1)在现场巡查
强化督导,是确保实效的“压舱石”。收官阶段,质量与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项目领导班子建立了“三级督导”机制:班子成员带队巡查,重点检查安全隐患与质量漏洞;部门负责人专项督查,聚焦关键工序与技术难点;班组质检员实时检查,把控每一个施工细节。在一次深基坑巡查中,安全总监郑军发现一处临边防护栏杆松动,立即要求停工整改,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风险。此外,他们还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飞行检查”,确保每一项验收指标都经得起检验。“一以贯之求实效”的态度,让项目不仅追求进度“快”,更确保质量“优”、安全“稳”,为后续通车运营筑牢坚实基础!
如今,站在18标项目工地远眺,整洁的车站雏形已现,延伸的轨道通向远方。项目领导班子带领建设者们用汗水与坚守,诠释着中国铁建“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这场收官攻坚战,不仅是对工程建设的考验,更是对责任与担当的践行。当未来列车在这条轨道上飞驰时,人们会记得,曾有这样一群建设者,用“向前冲”的勇气、“抓紧干”的干劲、“求实效”的匠心,为城市交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份攻坚精神,也将继续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梦想全力以赴、砥砺前行。
(林赤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