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食堂有鸡蛋饼,有家乡的味道。”清晨的早点名,被商务小妹眼中闪烁着雀跃的惊喜的声音点亮。不一会儿,她便捧着一块金黄的鸡蛋饼,心满意足地走向办公室。

这熟悉的味道,将我引向了食堂的面点师——吕阿姨。我们的缘分,早在四年前的另一个项目便已结下。如今在异乡重逢,一口鸡蛋饼,更是品出了缘分的奇妙。

吕阿姨作为食堂的“灵魂”之一,她每日提前十分钟到岗。“面面俱到”于她,不仅是工作写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对于做馒头,她先是摸透南方面粉的脾性,再选用发酵粉、白糖和鸡蛋做搭档,最后耐心等待面团的醒发。经过多次少量的试验,那一屉屉暄软香甜的馒头,很快成了需要“争抢”的紧俏货。但她不愿止步于此。在她的提议下,食堂的面点家族品类日益丰富。江西的盛夏,如同蒸笼一样的板房里,她甘愿提前一小时潜入厨房,对着手机教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将面团幻化成花卷、红豆卷、荞麦馒头、玉米窝窝、包子等。常有老师傅打趣地说:“都赶上早餐店了,可以出摊啦1她只谦逊地说:“大家多提建议,还有进步的空间呢。”

她性格开朗,常常几句话就能将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路过食堂操作间,总能听到她欢快的笑声。偶然一次几个女同事间关于胡辣汤的闲聊让一旁的她听了进去。没过几天,在她和厨师合作下,胡辣汤搭配油条成为了餐桌上的惊喜。对于早餐,她尤为用心,哪怕是早起半小时,也要变换花样,做到一周不重样:“民以食为天。老是咸菜、粥、馒头,谁都会腻!早餐要吃好,大家才更有心思好好工作。”因此,她当值的早晨,鸡蛋饼、土豆饼和煎鸡蛋的香气总能吸引同事们蜂拥而至。

她的匠心,甚至从厨房延伸到了门外的那片荒地。经她勤劳的双手打理,一块块平整的菜地焕发着生机。撒种、栽苗,过程中的施肥、除草,几个月后,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以鲜活的姿态成为了餐桌上的佳肴。

生活中的她,更是一位生命的行者。每天早上天还未亮,她就绕着篮球场跑步,步伐矫健,风雨无阻;夜幕下,她又沉浸于瑜伽的舒展,状态堪比年轻人。我们曾不解其辛劳,直到那句透过视频传递给子女的话,让我肃然起敬:“妈妈现在练瑜伽,身体比以前好了,你们的人生刚开始,要勇敢尝试。人生不设限,你离想要的生活,只差一个开始,回去看我练瑜伽的效果。”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位面点师,更是一位用行动教养孩子的母亲。她的身影,因此而无比高大。

谈及未来时,她眼中带着光,梦想着回家乡开一家小店,让手艺传递更多温暖。我坚信,无论身在何处,她都能将生活经营得像她手中的面团一样,饱满、香甜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