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工程项目始终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从万丈高楼到跨海大桥,从穿山
隧道到水利枢纽,每一项工程都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
待与梦想。然而,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风险始终如影
随形。工程项目部必须将安全管理置于首要位置,以
"万无一失"的警戒意识、"一失万无"的防控体系、"如
履薄冰"的谨慎态度、"铜墙铁壁"的安全防线,构筑起
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屏障。
一、树立"万无一失"的警戒意识:安全管理的思想根
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程项目部要将安全理念
融入每个建设者的血脉,通过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培训,
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
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创新采用"安全 VR 实景演练",让
员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场
景,这种沉浸式教育使员工安全意识提升 30%。同时,
建立"安全积分制",将日常安全行为量化考核,与绩
效考核直接挂钩,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
文化氛围。更要建立"安全风险预判机制",通过 BIM
技术模拟施工过程,提前识别深基坑支护、高支模等
重大危险源,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一失万无"的防控体系:安全管理的制
度保障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利器。中国铁建重庆轨
道交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责任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项目
经理到一线工人的安全职责,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
责、齐抓共管"的责任网络。在安全管控上实施"一票
否决权"制度和“一切工作安全第一”的原则,有效破
解了"重进度轻安全"的难题。在技术防控方面,推广"
智慧工地"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塔吊垂直
度、脚手架变形等数据,当监测值接近临界值时自动
报警并联动停工。建立"隐患整改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
",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闭环销号",
确保隐患整改率达到 100%。
三、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安全管理的实
践要求
安全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在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中梁山隧道施工中,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建设团
队采用"地质超前预报+动态设计调整"的双保险机制,
每掘进 10 米进行一次超前钻探,根据围岩变化及时
优化支护参数。这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工作态
度,创造了隧道开挖零事故的纪录。在特种作业管理
上,实行"班前安全宣誓+作业全程录像"制度,要求电
焊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每天上岗前进行安全承
诺,作业过程全程留痕,确保操作规范可追溯。建立
"领导干部带班检查"制度,项目班子成员每天深入施
工现场,重点检查动火作业、高空作业等关键环节,
真正做到"安全隐患在哪里,领导干部就在哪里"。
四、构筑"铜墙铁壁"的安全防线:安全管理的综合保
障
安全防线需要多维度协同构建。在应急管理方面,
建立"三级应急响应体系",配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储备应急物资,每季度开展综合应急演练。重庆轨道
交通 15 号线二期土建工程项目创新设置"安全体验区
",通过灭火器实操、逃生结绳等体验项目,提升员工
应急处置能力。在科技兴安方面,应用无人机巡检系
统,对深基坑、高边坡等区域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
测,监测精度达到毫米级。推广"装配式安全防护设施
",将临边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防护门等标准化部件在
工厂预制,现场快速安装,既保证防护效果又提升施
工效率。建立"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将分包单位安全
业绩与合同履约挂钩,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实
行"黑名单"制度。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认为,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底线,更是
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新时代的工程项目部,必须
以"万无一失"的责任感、"一失万无"的危机感、"如履
薄冰"的敬畏感、"铜墙铁壁"的防护力,构建起全方位、
立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
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筑牢安全生产防
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用安全的基石托起工程
建设的丰碑,让每个项目都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
心工程、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